做好分内之事——我所理解的师德

2017-10-09  点击:[2456]  作者:ggqx04

做好分内之事——我所理解的师德

师德是什么?我们似乎都能说出一些东西却又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由此可见,师德是一个内涵很广泛的概念。今天,我站在这里从其中的一个角度来谈谈我对师德的理解,那就是做好分内之事。作为一名教师,什么是分内之事?我想我可以从我的研究生导师朱卫红那里得到一些答案。

研一刚入学我们开设了几门课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朱老师的英国文学课。朱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身材微胖,齐肩的短发,眼镜后面的目光中和蔼和严肃并存。在她的课上,没有同学敢无故旷课,上课没有人开小差,因为她讲课时能让大家把身上的弦绷紧。每次上课,朱老师都会提前两分钟进教室,做好准备工作。上课的时候,她逻辑清晰,详略得当,时间安排地恰到好处,一节课下来让人觉得收获良多。我的同学们都觉得,朱老师能够把很难的东西讲的很透彻,在她的课上我们是能够真正学到东西的。我想,上好课就是老师首先要做分内之事,这是朱老师教给我的第一课。

到了十月底,学院让我们根据前段时间的上课情况开始选择自己的导师。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朱老师,并且很幸运地和其他七位同学一起成为了朱老师的学生。选定导师之后,我们同朱老师第一次正式见面的场景现在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那时一个下雨的早晨,我们按照之前和老师约定的八点钟到指定的办公室集合。七点五十左右我们陆续到了,找了座位坐下来等老师。八点钟,老师准时出现在办公室,而此时还有一个同门没有到。等了几分钟人到齐了,老师说,“今天有人迟到了,虽然只有几分钟,但是这是时间观念不强,不尊重别人的行为,希望大家以后注意”。然后,老师又说道:“我刚才进来的时候看到你们有人把伞撑开放在走廊的过道里,这样你们的伞会干的一些,但是会给过路的人带来麻烦。记住,不要在公共场合给别人带来麻烦。”老师这两句话跟学术没有任何关系,却在我们所有人心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从此以后,我们的见面从来没有人迟到,下雨天我们再也不会把伞撑开放在教室外的走廊里。我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是教师的分内之事,这是朱老师给我上的第二课。

作为我们的导师,朱老师在学习上对我们严格要求。在每个月的学习汇报会上,她总是耐心倾听我们的汇报,在本子上记录下每个人的发言内容的要点,并且对我们的困惑及时作出解答。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个同门的毕业论文被抽中了盲审,意味着要面临着匿名送往外校的专家审核,只有外审通过了才有资格参加论文答辩。朱老师在得知了消息之后,立即通知要我们尽早完成,以便留出时间让她审阅。在经历无数个黑暗的白天黑夜写完初稿后,我把论文发给了老师的邮箱,却一直等了将近十天都没有任何回信。学校的交稿日期越来越近,我还要留时间修改二稿和三稿,所以内心比较着急。于是,我主动发短信问老师,老师说她还在看,并约我第二天上午去她办公室面谈。第二天我准时去了,老师打开修订后的文档,我看到了一片密密麻麻的批注。老师为我一一讲解问题所在,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从论文的封面格式到最后的致谢,老师都细心地帮我找出了错误。看着被老师放大200倍的文档,我能想象得到她戴着眼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字一句地为我修改这将近两万字的论文的场景,我内心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我想,不辜负学生的信任,尽职尽责,这仍是老师的分内之事,是朱老师给我上的第三课。

当一切都顺利通过,我们八个同门和朱老师进行了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聚餐。离别之际,觥筹交错之间,朱老师收起了平日里严肃的一面,和我们格外亲切起来。有同门鼓起勇气问了我们大家一直想问而不敢问的问题:“朱老师,您一个女人,要照顾家庭,还要做学术研究,出版专著论文,一直做到了硕导博导,请问您是怎么做到的?”老师微微一笑:“其实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难,我一路走过来,只是做了自己的分内之事。 把每一件该做的事做到最好,你就会有所收获。你们以后步入工作岗位了也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我们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今天,带着老师的祝福,带着对新工作的期许,我来到了七小。在这里,我希望自己可以谨遵朱师的教诲,做好每件小事,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师德。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大邱社区特一号 光谷第七小学 13006382157

作者简介:潘硕,女,26岁,中共党员。华中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武汉市光谷第七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师。2016年毕业后加入了光谷教育大家庭,希望在这里初心不改,在教育的旅途中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