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下午,我有幸于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参加东湖高新区部编一下语文教材教法报告会,张长云主任对教材的深刻分析,对教法的细致指导让我受益匪浅。
本册教材分为8个教学单元。其中,第2单元和第6单元为专门的识字教学单元,其他6个单元为阅读课文教学单元。每一个单元安排3—5课,全册共有阅读课文30篇,识字课文6篇,分主题组成关联单元,大体由浅人深编排。每一篇课文后有课后思考练习题,一般3—4道题。包括读读背背、认字写字、词语积累和一些思考性的题。每一单元前有一个单元导读,专门是提示引导学习的 (包括文字和图画)。每一单元后设计一个语文百花园,包括基础知识练习、阅读积累、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生字表按课文附在书后,表(一)为会认字,计440个,每课后附有本课的会认字;表 (二)为会写字,计276个,每课后在习题中要求学生练写本课的会写字。
(一)关于拼音
本册不再安排专门的拼音教学单元,但拼音教学仍然是本册不可掘弃的重要教学内容。在上册基础上继续学习拼音,要求在读、写声母、韵母、音节方面比上期更加熟练,会认大写字母,能借助汉语拼音识认汉字,学习阅读。
本册拼音教学的主要途径是在识字、阅读、说话等实践活动中进行。关于汉语拼音的运用,还可以结合学生写话来进行,如可以让学生利用拼音代汉字迸行书面表达,但要注意鼓励学生逐渐把拼音转变为汉字。学习汉语拼音不是最终目的,所以要强调汉语拼音的工具作用,特别是它在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方面的巨大作用。在方言区、少数民族地区,更要加强汉语拼音的教学和应用。从各地实际和专家研究来看,拼音一次性集中教学,是最有效的方式,分多次教学,容易发生负迁移。但集中教学,要注意解决只学拼音的枯燥,要采取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课堂来教学拼音,也要把学拼音和识字、读书、交际、活动等结合起来进行,让学生学得好、学得愉快。教师一定要在各项教学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机渗透。特别要注意纠正不正确和不标准的发音。要让学生在说普通话和认识生字提高阅读能力等方面借重拼音的帮助,学会使用这一有效的工具,不能轻易丢掉。
(二)关于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本册识字分两种形式安排,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安排专门的识字单元。继续坚持多认少写,识写分开的原则。
本册识字教材的编排,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一是力求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顺应并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儿童学习和生活实际;二是注重继承我国识字教学的优秀传统,吸收多种流派取得的成功经验;三是遵循母语规律和汉语言文字的独特规律,先语后文,语、文并迸,音形义整合,集读写听说于一体,语言与文化相依,技能与素养并重,学习与应用相融,生活与感受共进。
全册要求会认440个生字,会写276个生字。440个会认字、276个会写字是本册的基本识字要求,教学中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学生识字量的测查要放在期末,不是教材中要求认识的字,会认的也可以算数,这样可以保护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也符合生活识字的规律。识字教学要注重写字,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笔顺,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关于阅读
阅读课文共有6个单元。每个单元由单元导读、课文、课后练习、语文百花园组成。各部分围绕同一主题,把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情感方法、习惯态度等融为一体,迸行整合训练,以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导语根据儿童心理特点撰写,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激发引领学生进人本单元学习,从学习内容、习惯方法多方面给予提示,引导思考,激发想像。文词优美,富有情感,同时配有精美情境图,能激发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兴趣和愿望。课文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富有儿童趣味。课后练习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练习,又着意强化语文素养的养成、语文情感体验和文化积累。语文百花园注重复习巩固、迁移拓展和综合实践。
阅读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的作用应当是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低年级阅读教学要特别重视朗读,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读正确,纠正不标准发音,指导学生读通读熟,读流利,不加字不丢字,学会断句,不唱读,不破读,敢于高声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和韵味,读出自己的感受。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和文章。
阅读教学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及阅读习惯的培养,除了阅读课文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利用好教材《综合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
阅读教学要注重读,特别是学生自己的读,通过读来培养学生的理解、感受、感悟等多方面能力,通过读来培养学生朗读技能和语感。阅读教学,要做到多读少讲。
阅读教学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学习积累词语。能懂得课文的主要意思,学习体验课文的基本情感。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能根
据标点体验并读出不同的语气。
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个性感受和个性体验,特别是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也要学会与人分享阅读信息,学习交流阅读感受。
阅读教学,还要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通过读书,通过交流,通过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研究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转变教和学的方式,增大课堂信息量,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
新课程教学,要重视语文课程评价的研究。评价,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重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重在改进语文教学,完善课程设计。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综合性、多样性、全面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方位考察学生语文素养。评价次数不可太多,评价形式要多样,要把观察、考察、考试等多方面结合起来。考试也可实行开卷和闭卷结合,不要一张试卷定结果,也不要一次结果定学生,要给学生多次机会,要把考试当做学习提高的手段。语文素养是多方面的,因此既要强调综合评定,也要注重分项评价。不同的学生语文素养的长项各不相同。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就会多一批优秀学生。最好不要搞统一考试,最好由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自主考评学生。不要把考试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和教师的惟一依据。考试不是目的,考试只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提高与成长。
总之,教材只是教学的有效凭借,是教育思想相文化的载体。教师要创造性利用教材,更要多方开发其他教育资源,融于自己的智慧和文化,开发适合学生和自己的教学,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乐学、会学、学好、学活,不断提高语文素养,不断发展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