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民俗 >> 民族大家庭 
省、市、自治区
简称
省会(或首府)
安 徽
合肥
北 京
重 庆
福 建
福 州
甘 肃
兰 州
广 东
广 州
广 西
南 宁
贵 州
贵 阳
海 南
海 口
河 北
石家庄
河 南
郑 州
省、市、自治区
简称
省会(或首府)
黑龙江
哈尔滨
湖 北
武 汉
湖 南
长 沙
吉 林
长 春
江 苏
南 京
江 西
南 昌
辽 宁
沈 阳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宁 夏
银 州
青 海
西 宁
山 东
济 南
山 西
太 原
省、市、自治区
简称
省会(或首府)
陕 西
西 安
上 海
四 川
成 都
天 津
西 藏
拉 萨
新 疆
乌鲁木齐
云 南
昆 明
浙 江
杭 州
香 港
澳 门
台 湾
台 北

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是定居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现在有56个民族。1990年7月1日,中国总人口达到11.6亿(大陆人口为11.3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从远古时候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发展。猿人、北京猿人、蓝田猿人等考古遗存表明了中华民族祖先的演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等文化遗存说明了这种演化的多样性。

中国辽阔的疆域和富饶的土地是靠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从夏朝到秦汉时期,当华夏、苗瑶、百越等民族开拓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时,边疆各民族的先民已在开发着祖国的边区。东北部和北部的东胡、乌桓、鲜卑、匈奴等民族开发了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及华北北部的广大地区;西域的乌孙、月氏、龟兹、于阗等民族开发了今新疆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西北部和西部的戎、羌、氐等民族开发了今青藏高原;西南夷开发了今四川、云南、贵州地区;百越各民族开发了今广西、广东及福建、浙江等地区;东夷各民族开发了今江淮流域地区。各民族对祖国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列国纷争的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国家。此后,经过汉、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努力,不断得到发展和巩固。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善于创造。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她以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艺术和光辉的科学技术成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形成了自己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和耕作技术在古代就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手工业、商业在16世纪中叶也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举世闻名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中华民族各族在自身的发展中,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中医是世界医药学中的瑰宝,具有特殊贡献。

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历来反对封建主义压迫厂反对侵略与奴役,赞成平等的交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正在满怀信心地为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古老的华夏族

从公元前5000多年到公元前2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华夏族在黄河流域滋生发展,创造了古老的文明。

在西起陇山,东到泰山的广袤的土地上,仰韶文化和龙山 文化的遗存说明,华夏族先民的文明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期。远古的传说也透露了这样的信息,华夏族的先民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阶段,过渡到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 又与炎帝战于阪泉,黄帝都获得了胜利。部落联盟的领袖尧、舜、禹都是黄帝子孙。到了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夺取了天下,建立了持续600多年的夏朝。公元前16世纪,商王朝建立。商族的祖先是东夷。商朝已是典型的奴隶制国家,奴隶的劳动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公元前11世纪,周朝取代了商朝。周族自称是夏族的一支,杂居于戎狄之间,与羌人关系密切。这些不同部落集团都以黄帝为祖先,他们先是生息在黄河及其支流的汝、颍上游地区,接着发展到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等广大地区。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他们互相间不断地交往、斗争、接近和融合,形成了共同的族体--华夏族,并以此来区别自己与蛮、夷、狄、戎的不同。但是,这时的华夷的划分尚不十分严格。

春秋时期,华夷之间贵贱尊卑的观念影响很深,族类与文化的不同被当作区别华夷的标准。齐桓公提出的"尊王攘夷"的口号,在中原诸侯中间博得了普遍的声誉,孔子更把沦为夷狄看作是空前的灾难。当时称楚为荆蛮,秦为西戎,北有北狄、山戎,东有莱夷、淮夷。到了战国时期,秦、楚已经与齐、韩、赵、魏、燕等国并称夏族,而且成了最强大的华夏诸侯国。战国七雄合纵、连横兼并、征战,造成了统一的历史趋势。陆续进入了中原地区的蛮、夷、戎、狄也逐步与华夏族融合,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族体。这时,华夏族活动的地域扩展到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吴越等广大地区。

华夏族在形成的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从青铜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从结绳记事发展到诸子百家争鸣,完成了封建化的全过程,走向了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

人口众多的汉民族
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羌、氐等族纷纷迁入中原,建立国家。他们看到原来称为华夏族的百姓行汉朝的礼仪,穿戴汉朝的衣帽,便称这些百姓为汉人,称这些百姓通行的语言为汉语。从此,汉族的称呼便沿用下来。

汉族的先民华夏族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稳定的族体。秦统--天下,原来的六国之民都成为秦王朝的百姓。当时,西域、匈奴人都称中原人为秦人。汉王朝继秦而兴,统治了400多年,开通丝绸之路,沟通西域,屯田湟中,设立护乌桓校尉,降服匈奴,征服西南夷,设立郡县,平定南越、东瓯、闽越,疆域空前广大,鼎盛一时。随着秦汉时期社会的进步,以先秦时期的华夏族为核心, 融合了羌、匈奴等部族,形成了汉民族。这时,汉民族人口分布的重心仍在黄、淮流域,从西晋末年起逐渐向长江、珠江流域大规模迁徙。到明、清时,南方汉族人口的总数大大增长。汉族现有人口10.42亿(1990年7月),遍布祖国各地。

汉民族历来勤劳俭朴,富于进取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文明。秦时蜀郡李冰修筑的都江堰,至今仍造福于人民。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以及养蚕、织造丝绸、制茶、制瓷等技术,对世界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汉族在文化、艺术上的成就也光彩夺目。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等是汉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发
展的高峰。在史学上有《史记》等24史纪传体史书和《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编年体史书,军事学上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杰作。汉族的许多文化名人享誉世界。

汉语历史悠久,语汇丰富,主要有七大方言。现代汉族共同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言语音为标准音。汉文起源于远古,通行的方块字是从商朝的甲骨文字和商周的金文演变而来的。秦代实行"书同文",有小篆、隶书,汉末出现楷书,一直通用至今。汉族的宗族观念较深,祭祀祖宗、传接后代是大事、大孝。汉族自古对宗教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道教是汉民族固有的宗教,佛教、景教、袄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从国外传入,但没有形成全民共同信仰宗教。长期以来,受儒家思影响很深,渗透到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三纲五常、神权、政权、族权、夫权曾经是束缚汉族人民的精神枷锁。

汉族的家庭婚姻以牢固稳定著称于世。汉人的衣饰历代变化很大,到了20世纪中叶,男女多穿对襟或斜襟上衣,下着长裤。在节日中,汉人最重视春节。此外,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汉民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平等、互助,共同建设祖国。

中国的少数民族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都有着自己民
族的文明和传统。

在1990年,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有100万以上的有壮、维吾尔、蒙古、回等18个民族;人口在1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有傈僳、佤、畲等15个民族;其他22个少数民族的人口都不足10万。

中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广阔,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等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在山林、高原、草原等边陲地区。由于历史上的迁徙,在一些少数民族的居住地形成了除本民族聚居外,又有各民族杂居的状况,彼此之间联系密切,互相影响。

在少数民族中,除了回族、满族使用汉语以外,有53个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民族之间通用汉语和互通语言的情况十分普遍。不少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有的民族使用几种文字。宗教和自然神崇拜在少数民族中有着较深的影响。佛教中,信仰藏传佛教的有藏、蒙古、裕固等民族,信仰小乘佛教的有傣、布朗、德昴等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信仰基督教的有彝、苗等民族中的一部分。信仰东正教的有俄罗斯和鄂温克等民族中的一部)。自然神崇拜,包括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巫教、萨满教等的崇拜和信仰,在独龙、怒、佤等民族中依然存在着。

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艺术,大多能歌善舞。中国民族乐器中笛、琵琶、胡琴等,都是他们最先创制的。他们还创造了大量优美动人的神话、诗歌、历史传说等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在他们之中,还有一大批科学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各民族和各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民主改革,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实行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到 1991年止,全国已建立5个省级自治区、133个地市级自治州、589个县级自治县(旗)。

以"八旗"闻名的满族
在风景秀丽的长白山下,有一个碧波粼粼的湖泊,三位仙女降临,洗浴之后登岸。这时,一只神鹊衔来一枚红色的果子,鲜嫩异常,年龄最小的仙女佛古伦拾来吞人肚中。不久,佛古伦生了一个男孩,姓爱新觉罗,叫布库里雍顺。他就是传说中满族人的先祖。

明朝末年,满族英雄努尔哈赤经过30年的努力,统一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初步形成满洲民族(即满族),奠定了大清国的基础。他把满洲人分别组织在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之中,实行全民皆兵。凭借着这支劲旅,在萨尔浒地区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打垮了明朝十多万军队的围剿。后来,满族政权还陆续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1644年,八旗铁骑人关,占领北京,席卷大江南北,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清帝国。

满族贵族统治中国近300年,八旗驻防全国各地,满族人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遍播海内。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祈祷边跳。如果有人生病,也要请萨满跳神。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请安, 五天见长辈"打千"。男人打千要弯腰,右手 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的样子。女人打千要双手扶膝下蹲。亲友相见,不分男女,都行抱腰接面大礼。

满族贵族以骑射得天下,男女都执鞭佩箭驰骋于山林之间。男人留发梳辫,穿马蹄袖袍褂,系腰带。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统旗袍,不缠足。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

公元16世纪末,满族人借用蒙古字母创制了"老满文"。后来,在借用的蒙古字母上加圈或点,称为"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现在,由于普遍使用汉字、汉语,懂得满文、满语的人已经很少了。满族的语言大师辈出,曹雪芹著有《红楼梦》,老舍著有《骆驼祥子》,罗常培精通语法、 音韵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

中国的满族人一半以上居住在辽宁省,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与北京、西安、成都等大城市。

长白山麓的朝鲜族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著称。每逢节日,长白山下回荡着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筲之声。姑娘们上穿小巧的短衣,下着水粉长裙,在跳板上飞腾。一对对小伙子扭在一起摔跤,似猛虎角力。在家庭舞场上,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同孙子、孙女一起,踏着节拍,翩然起舞,显示出朝鲜族人民丰富的生活情趣。

中国的朝鲜族主要生活在东北三省和内地的一些大城市。居住最集中的地区是吉林省长白山麓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长白山第一主峰白头山峭立挺拔,山巅之湖天池风景独秀。 "长白林海"不但盛产红松、白松和各类阔叶林木,还有人参、貂皮、鹿茸"三宝"等资源。朝鲜族聚居区是北方的"水稻之乡"。出产的米洁白如玉,营养丰富。

朝鲜族房屋的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房屋正面开三扇或四扇门,室内用砖或石平铺成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餐桌上的传统食品有泡菜、冷面、打糕、酱汤和狗肉。朝鲜族妇女的传统服装是短衣长裙。短上衣斜襟,以长布带打结。裙子在腰间有许多皱褶,有筒裙、缠裙之分。男子也穿短衣,外罩坎肩,裤腿宽大,外出时穿斜襟长袍。

朝鲜族在公元15世纪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字母文字与汉字杂用,后来淘汰了汉字,使用40个音素字母,拼写时把同一音节的音素叠成字块,构成方块形文字。许多人受儒教影响较深,尊崇孔子和孟子。

渔猎能手赫哲族
"乌苏里江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这首动人的歌曲形象地描绘了赫哲族人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赫哲族世世代代居住在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三江(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那里景色壮丽,江流宽稳,盛产多种鱼类。山林中有鹿茸、熊胆、麝香、貂皮等名贵药材和毛皮。捕鱼和使用狗拉雪橇是赫哲族的两大生活特点,在古代曾被称为"鱼皮部"和"使犬部"。从
前,赫哲人使用鱼*的技术十分出色,捕鱼手往往*无虚发。后采也使用钩钓、网捕。每年农历白露以后,他们分乘小船,撒下片片丝网,围捕大马哈鱼。赫哲人也很喜欢狩猎,他们穿踏板在冰天雪地里追踪野兽,滑行如飞。过去,打猎的工具是弓箭和激达枪(扎枪),主要是捕貂的。使用步枪以后,他们常常集体出猎捕鹿。近百年来,赫哲人也开始学习农耕技术,种植农作物。

赫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习惯用汉语文。他们很喜欢一种叫做"依玛坎"的说唱文学,说一段唱一段,不用乐器伴奏,语句押韵,很有艺术感染力。他们信奉萨满教,萨满也参加劳动,请萨满跳神只用酒饭招待就可以了。赫哲人穿的衣服过去大多是用鱼、狍、鹿皮制成的,脚上穿的劳动保护鞔靴也是皮做的。相传有一对年轻的赫哲人夫妇,妻子是缝衣巧匠,丈夫是捕鱼能手。妻子嫌*到的鱼皮上有窟窿,丈夫就改进技术*在鱼鳍上,妻子便能用完整的鱼皮做出十分美观的衣服。

成吉思汗的后代蒙古族
每年七八月,内蒙古的牧民们扶老携幼,身着节日的盛装,乘车骑马聚集到草原上,来参加一年-度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每逢这种传统的盛会,平时宁静的草原便顿时热闹起来。惊险动人的赛马,箭无虚发的较射,龙争虎斗的摔跤,运筹决胜的棋艺,引人人胜的歌舞和表演使人一饱眼福。

"蒙古"最初只是众多的蒙古地区部落中的一个,后来演变成民族的名称。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后来发展成为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清朝时,外蒙古尽人版图。蒙古族在形成的 过程中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化。

如今在广袤的草原上,绵羊、山羊、三合马、乌珠穆沁牛、阿拉善骆驼络绎成群,逐水草繁生。草库伦建设、畜疫防治、畜种改良等措施为六畜兴旺创造了有利条件。土地肥美的河套平原有"塞上谷仓"之称,东部哲里木的农业区与它并驾齐驱,主要出产小麦、玉米、高粱、甜菜、大豆等农产品。北部大兴安岭的木材、药材、珍禽异兽资源也十分丰富。蒙古族人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了经济。

蒙古人的生活方式独具特色,他们冬季穿皮衣,外罩丝绸或者布面。夏季穿袍,袍身肥大不开*,俗称蒙古袍。腰上系带,带上佩挂荷包、蒙古 刀。妇女喜欢用布包头。蒙古人喜欢吃牛羊肉和奶食品,喝红茶。他们住的是圆形蒙古包,多数用木制的圆形围壁和伞形顶架组合,帐顶和四壁覆盖或围上厚毡,用毛绳缚定。蒙古包顶上有天窗,可以通风、采光。农业区的蒙古族由于与汉族杂居,生活方式有所改变。有一个时期,他们盛行信仰喇嘛教,兴建了大批寺庙,喇嘛人数曾经达到全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清朝时,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冲破重重阻难,从伏尔加河脱离沙俄统治回归祖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曾经率领蒙古马队痛击英法侵略军。现在,蒙古族集中聚集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除内蒙古自治区外,新疆有两个蒙古族自治州,青海有一个蒙古族和藏族、哈萨克族联合的自治州,各省区有七个蒙古族自治县。

嫩江养育的达斡尔族
红柳条编织的篱笆内,峙立着"介"字形草房,一位达斡尔族妇女坐在房内的蔓子炕上缝制着皮袍。她的手不停地穿针引线,脚也在不时地移动着。脚一动,脚上拴着的绳子便牵动了吊在房梁上的摇篮,上面挂的兽骨、鱼骨叮咚作响,给婴儿催眠。婴儿睡在摇篮里面要用皮条或绳子缚住,以保证他(她)在今后生活的浪涛中成长为强者。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那里资源丰富,河流纵横,可以常年捕鱼,土地肥沃,盛产高粱、大豆、玉米、水稻;山林中有珍稀动物、名贵药材和野生经济作物。直到20世纪中期,达斡尔族仍旧保留着原始公社末期的某些纯朴习俗。达翰尔人过去有18个氏族,同一氏族内禁止通婚。婚姻由父母包办,男方要送大礼、小礼之后才能迎娶,途中遇到行人一律分给酒、肉、点心。入赘婚比较普遍,女婿在岳父家劳动,没有继承妻子财产的权利,所生的子女归属父亲的氏族。一家有了困难,大家都慷慨相助。谁家中宰杀牲畜都与邻居、亲友共享。狩猎或捕鱼归来,所有路上遇到的人都可以分到一份。

达斡尔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他们主要信奉萨满教,喜爱传统白歌舞,经常吹奏一种叫"木库连"的民族乐器。妇女们擅长剪纸和刺绣,用各种绮丽的纹饰来美化生活。

住在大山林中的鄂温克族
沉寂的牧村,静谧的夜晚,一个姑娘悄悄地溜出蒙古包,来到已等候多时的小伙子跟前,双双飞身上马,来到男方预先搭好的窝棚里,由等在那里的老婆婆把姑娘的八根小辫改梳成两根小辫就算合法成亲了。这时,男方要派两个人到女方家中,"苦劝"姑娘的父母,征得同意后便可以正式举行婚礼了。在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中,至今仍保留着这种逃婚形式的自由婚。

"鄂温克"是通古斯语,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七个旗和黑龙江省的讷河县,与蒙古、达斡尔、汉、鄂伦春族杂居。由于聚居地的不同,他们的经济、文化生活也各不相同。

聚居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由三五户或几十户有血缘关系的小家庭组成游牧小集团"尼莫尔",住蒙古包,逐水草而居。男孩从童年开始就帮助父母照管牛犊,学习骑马,女孩要学会挤牛奶。每年的5月下旬过"米阔勒"节时,人们穿上艳丽的服装,汇集在一起,阉割牲畜,烙印记。姑娘们欢舞,小伙子们套马、驯马。每座蒙古包里都准备了酒肉,等候客人们挨家去吃。

聚居在布特哈旗、阿荣旗等地的鄂温克族主要经营农业和狩猎,也从事伐木、制作大车轮等生产活动。

聚居在额尔古纳旗的鄂温克族以狩猎为生。他们驯养鹿,用驯鹿驮运猎获物及搬家,被称为"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猎人身体健壮,擅长骑马、滑雪,熟悉野兽的生活习性,个个都是神枪手。出外打猎,往往几个人结伴而行。猎民们在森林仓库中贮存物品从不上锁,其他猎人可以随时取用,事后则自动归还。

鄂温克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多数信仰萨满教,实行严格的族外婚。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鄂温克人都过上了定居生活。

兴安岭上的猎户鄂伦春族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满岭,打呀打不尽。"这首民歌形象地描绘了勤劳勇敢的鄂伦春族的狩猎生活。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的大小兴安岭一带。那里群山连绵,林海呼啸,野兽出没无常,生活条件艰苦。鄂伦春族既把那里当作天然的猎场,又把那里当作家乡,自称为"山岭上的人"。

鄂伦春人以狩猎为生,直到20世纪中期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残余,实行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制度。他们出猎分个人和集体两种。凡是季节性打"红围",由三五个猎手组成叫"阿那格"的狩猎小组。"阿那格"是自愿组成的,推选一名有经验的狩猎长带队。他们熟悉猎场和野兽的生活习性,用设围、追捕、哨鹿等方法打鹿,用"皮兰"(狗哨)诱捕狍子,有时也猎取熊和虎。马是他们的交通工具,猎犬是他们行围的得力帮手。集体的猎获物在"阿那格"内平均分配,老弱伤残也可以同猎手一样获得一份。猎物的头、内脏、骨头煮熟后共食。妇女从小就学习硝皮子,晒肉,采集野菜、野果,做针线活。她们缝制的狍皮手套、大衣、皮裤、皮帐篷、皮口袋轻软耐用,上面绘制的图案也十分美丽。

鄂伦春人住的简陋帐篷叫"仙人柱",用几十根五六米长的木杆子搭成圆锥形架子,冬天覆盖狍皮和芦苇帘,夏天覆盖桦树皮。仙人柱的中央有火堆,上面吊着铁锅煮肉,屋顶开孔出烟通气。

鄂伦春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他们信奉萨满教,狩猎、住宅都有很多禁忌。随着时代的发展,鄂伦春族进入了定居生活,开始经营农业,饲养鹿群,使用汉语、汉文,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准不断提高。

散居全国的回族
天刚蒙蒙亮,四方的回族歌手就开始向莲花山进发。路过回族山寨时,歌手们要高歌一曲,再喝上一杯甘美的青稞酒,才准上路。登山开始以后,歌手们一边游山,一边对歌赛诗,莲花山顿时成了歌和诗的海洋。夜幕降临后,在农家的土炕上,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在山坡、河滩的篝火边,歌声此起彼伏,通宵达旦。这就是甘肃临夏回族自冶州康乐县莲花的"花儿会"。 "花儿"是甘肃、青海一带流传了几百年的民歌,深得回族人民的喜爱。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他们散居全国各地,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东、云南、新疆等省区也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共有两个自治州,六个自治县,三个与其他民族的联合自治县。

回族的生活习惯有较深的宗教烙印,婴儿出生要请阿訇(伊斯兰教教士)起回回名字,结婚要请阿訇证婚,去世后要由阿訇主持葬礼。葬俗不用棺材,白布包尸,实行土葬。回回人忌吃猪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的动物。男子习惯戴白帽或黑帽。

回族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所以中国历史上称伊斯兰教为回回教。回回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奉安拉为宇宙独一无二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回人习惯在聚居地修建清真寺,并环寺而居,在农村往往自成村落。他们在星期五要到清真寺聚礼,每年要封一个月的斋,过圣纪节、开斋节、古尔邦节三大节日。

回族最初使用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后来逐渐通用汉语,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

回族人民为祖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古代回族学者在传播西洋的天文、历算、医药、制炮等科学文化方面有过很大成就。回族中有许多杰出人物,如元代天文学家扎马鲁、明代航海家郑和与进步思想家李贽等。在近现代,广大回民以不同的形式参加了反帝爱国斗争。

回族的孪生兄弟东乡族
相传在很久以前,甘肃东乡黑大山上蟒精为害一方。一个勇敢的妇女用酒灌醉了大蟒精,用白布蒙上它的眼睛,然后唱了一句事先约好的暗语"哈利阿宏哟",人们听到暗语后,冲进蟒洞,把大蟒精打死。为了纪念这位勇敢的妇女,东乡人把"哈利"当作迎婚调。每当举行婚礼的时候,迎来了新娘,"拿杜赤"歌手便唱起了哈利调,众人一边齐声伴和,一边拍掌起舞,十分热闹。

公元14世纪后半叶,居住在东乡的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蒙古人同当地汉人、藏人等逐渐融合,发展成为东乡族。在历史上曾经被称为"东乡回回"、 "东乡蒙古"。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东乡自治县,少数散居在甘肃兰州市、定西地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乡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惯与回民相似。东乡族至今仍保留着种称为"阿哈教"的宗教组织形式,每一个阿哈教包括数十户至数百户不等。东乡人说东乡语,大部分人还会说汉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东乡族人民爱唱"花儿"民歌,并有丰富的群众娱乐活动,如赛马、摔跤、打土坡等。东乡族的民间口头文学也多姿多彩,有各种传说的故事、叙事诗。

东乡族最大的聚居区--东乡族自治县是一个干旱山区,以农业生产 为主,畜牧业,特别是养羊,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东乡人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减少了水土流失,发展文化事业,根除了黑热病、麻风病。

自称"白蒙古"的土族
当年,雄风盖世的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纵横天下,征服了很多部落。相传,在巍峨的祁连山南麓,美丽的青海湖东畔,驻扎着一支骠悍的蒙古军队,首领是大将格日利特(格热台)。他跟随成吉思汗东征西讨,最后被派驻到这水草丰茂的地方。这支军队与当地的霍尔人通婚,渐渐繁衍成土族。后来,格日利特被迫封为"尼达"(土主),被土族当作祖先崇拜。

土族自称"蒙古人"(蒙古尔)、 "白蒙古"(察罕蒙古尔),主要聚居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其中大多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县、大通县、同仁县等地,还有一部分居住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

土族人的服饰风格独特,男女上衣都有绣花高领。男子常穿布袍,系腰带,穿大裆裤。妇女穿斜襟长衫,两袖由五色布组成,外套坎肩,裤腿外夹一尺高的裤筒,穿绣花腰鞋,戴各种头饰。过去,土族流行一种叫"戴天头"的风俗。女子到15岁时,由父母做主,在除夕与天结拜为夫妇,将少女的发式改梳为妇女发式,从此婚恋自由,生下子女归女家。这种风俗现在已经改变。

土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过去通用汉文,近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试行。土族人过去信奉多神教,也有一些人信奉道教,元、明以后普遍崇信喇嘛教,建有许多喇嘛教寺院。土族人大多保持传统火葬习俗,只有夭折的小孩实行天葬。

土族聚居区可耕可牧,出产五谷,农家有酿酒习惯,所酿制的酒叫作"酩醪"互助县所产青稞烧酒驰名世界

黄河岸边的撒拉族
撒拉族的婚礼别具一格。新娘到门前了,小伙子们立即蜂拥而上去"挤门"--阻挡新娘入门。送亲者认为新娘入门应足不沾尘,由长辈直接抱进洞房,迎亲者认为这样会贬低新郎的身份,硬要新娘子下地步行。于是,双方你冲我堵,各不相让,好不热闹。婚宴上,四个年轻人表演传统的"骆驼戏":两人翻穿羊皮袄扮作骆驼,一人扮作本地人,一人扮作撒拉阿訇(伊斯兰教教士),宾主对答,众人应和,十分风趣。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元朝时,经新疆迁入循化一带的中亚撒马尔罕人与周围的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形成了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黄河两岸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乡和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一些乡村,还有少数散居在甘肃、青海、新疆的其他地方。

撒拉族有本民族语言,许多人还会说汉语和藏语,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使用汉文。撤拉族口头文学丰富多彩, "撤拉曲"等具有民族特色。

撒拉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各村都建有清真寺,风俗习惯与回族大体相同。撒拉族妇女戴盖头,喜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常在红衣上套黑色坎肩,善于刺绣。男子戴黑色或白色平顶圆帽,冬天穿光板羊皮袄或羊毛织的褂子。

撒拉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小麦、青稞、荞麦、土豆等,同时兼营牧业、伐木、熬盐及羊毛编织等副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行民族自治。撒拉人兴修农田水利,生活日益富足。

保安三庄的保安族
保安族原来住在青海同仁境内隆务河两岸的保安三庄,后来迁入甘肃,在积石山地区定居下来。他们居住的大墩、甘梅、高李等村庄,仍被习惯地称为保安三庄,保安也就成了民族的名称。保安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的一些地方。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地方,西傍积石山,北邻黄河,气候温和,宜农宜牧。保安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手工业和副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制作技艺高超,锋利耐用,精致美观,称为"保安刀",享有盛名。著名的双刀和双垒刀的刀把,用黄铜、红铜、牛骨等垒叠而成,图案美丽,有"十样景"的美名

保安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与回族、东乡族相似。饮食以米面为主,吃牛羊肉,忌吃其他家畜兽类及动物的血,不吃自死的动物。保安人还善于骑射,喜爱摔跤运动。

保安族使用保安语,大多数人兼通汉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保安人能歌善舞,民歌"保安花儿"独具特色,舞蹈欢快豪放。妇女擅长剪纸。在保安族的各种器具上,常绘有别致的花纹和绚丽的图画

自称"尧乎尔"的裕固族
相传,古时居住在西域地区的裕固族先民立志迁徙到生长红柳、河柳的地方去。他们历经艰险,长途跋涉,得到汉族兄弟的热情帮助,最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他们中一部分定居在生长河柳的地方,成了平原的裕固族;另一部分定居在生长红柳的地方。成了山区的裕固族。这个传说透露了裕固族的族源和历史迁徙情况。

裕固人是唐代回鹘人一个分支的后裔,自称"尧乎尔"。1953年,决定采用与"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做为族名,汉语是"富裕巩固"的意思。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的黄泥堡裕固族乡。过去,肃南地区以游牧经济为主,兼营狩猎;黄泥堡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兼搞家庭副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裕固人的农牧业有了较快发展,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裕固族有自己的独特的风俗习俗。男子戴毡帽,穿高领的左大襟长袍,系红蓝色腰带,穿高统靴。女子一到结婚年龄就把头发编成许多小辫,结成三条大辫,两条垂在胸前,一条垂在背后。妇女头戴喇叭形白毡帽,前边镶有两道黑边,顶上缀有红线穗子,穿高领长袍,外套短褂,系各色腰带。牧区饮食以酥油、糌粑、乳制品为主,农区饮食以粮食、蔬菜为主,款待贵客要献全羊或羊背子。裕固族牧民居住的有帐房用六根或十根木杆支撑,周围用褐毡搭盖而成,别具特色。

裕固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有自己的语言,一部分地区通用汉语。裕固人大多信奉喇嘛教。在清代时,裕固人建有九大寺院,每一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寺院。现在,他们享受着信教自由的权利。

"联合" "协助"的维吾尔族
古尔邦节的清晨,维吾尔人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聚集在大礼拜寺前的广场上,随着铁鼓和唢呐的伴奏声,跳起富有劳动气息的萨玛舞。他们的舞姿轻盈优美,以旋转和快速多变著称。 "赛乃姆"是最普遍的舞蹈形式,"夏地亚纳"是一种民间集体舞。每逢迎接宾客、节日、结婚等喜庆的日子,男女老少都要载歌载舞,尽情欢娱。

维吾尔族自称"维吾尔",有"联合"、 "协助"的意思,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多聚居于
天山以南的各个绿洲,也有少数分布在湖南省桃源、常德等县。维吾尔人一般穿棉布衣,男子穿的对襟长袍称为"袷袢",妇女在宽袖连衣裙上套黑色对襟背心,现在大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棱小花帽,俗称"尕巴"。未婚少女梳十几条发辫,以长发为美。饮食以面为主,喜欢喝奶茶,吃用玉米面或面粉烤制的馕。抓饭是节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食品,用羊肉、羊油、
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大米制成,用手抓食,别有风味。维吾尔族农民的住房一般用泥土建筑,用天窗采光,屋内设壁炉,可以烧柴做饭和取暖。中等以上人家还有冬房、夏房之分。

维吾尔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古代使用回鹘文,伊斯兰教传人后,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老维吾尔文。维吾尔族有着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文学艺术。长诗《福乐智慧》和《突厥语大词典》等都是宝贵民族文化遗产。阿凡提的故事为各族人民所喜爱,至今仍广泛流传。维吾尔族在古代信奉过萨满教、祆教、佛教等。在11世纪后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维吾尔人很早就从游牧的畜牧业转向定居农业了。南疆干旱而温暖,素有"塞外江南"之称;北疆寒冷,雨雪充足。在盆地边缘和戈壁上开发绿洲,是维吾尔族农业的一大特色。这些绿洲依靠地下暗渠--坎儿井灌溉。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维吾尔人对于植棉和园艺具有丰富的经 验。维吾尔人的手工业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和田地区的地毯、丝绸和喀什的绣花小帽驰名中外。和田地区至若羌一带还出产美玉。

直到20世纪初,维吾尔族地区一直处在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阶段,有些地方还残存着农奴庄园制。中华人民共国建立后,革除了封建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工农业生产,维吾尔族人民逐步走向繁荣幸福。

好客的哈萨克族
在百花争妍的草原上,一对对青年男女骑马并辔而行。在走向指定地点的路上,小伙子可以向姑娘任意逗趣,姑娘不能生气。而在返回的路上,姑娘举鞭追赶抽打小伙子, "报复"他们的调笑,这是哈萨克族青年们最喜爱的马上游戏,俗称"姑娘追"。这种戏谑性游戏为青年男女提供了接触的机会,成为表达爱情的一种别致的方式。每逢节日和喜事,哈萨克人都要举行这种活动,同时还要进行摔跤、刁羊、马术等比赛。

早在公元15世纪,位于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汗国发生内讧,一部分人向东逃走,被称为哈萨克,意思是"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木垒、巴里坤两个自治县,少数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等地。

哈萨克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牛活习惯和风俗。他们的服装多数用皮毛制成,长袖肥身,便于骑乘。男子在冬天穿皮大氅,腰系皮带,右侧佩挂小刀。妇女穿连衣裙,天冷时外罩对襟棉大衣。姑娘们的花帽上常用猫头鹰羽翎做帽缨,十分美丽。妇女们所戴的白布披巾绣有各种图案,一直拖到脚跟。男女牧民都穿长统皮靴,冬天穿毡制长袜。哈萨克人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食,用马肉灌腊肠,制作奶疙瘩、奶皮子、奶酪、酥油等奶制品,用马奶制名贵饮料马奶酒,用米、面制馕、抓饭等。哈萨克牧民按季节转换牧场,春、夏、秋住圆形毡房,俗称"宇",冬天住平顶土房。

哈萨克人热情好客,来客不论认识与否都待如上宾。进餐时,主人献上羊头,客人要将羊头右面颊上的肉割下来放在盘中,再割一只羊耳给座上年幼的人,这是表示接受的礼节。哈萨克族使用哈萨克语,有自己的文字。哈萨克族民间流行许多古老的诗歌、故事、谚语和格言。他们也非常爱好音乐,民间乐器有"冬不拉"。哈萨克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有些地方仍保留有对萨满教的信仰。他们的生活和礼俗有许多地方受宗教的影响,婚嫁、丧葬都要按教规进行。

哈萨克族长期从事畜牧生产,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常常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有些哈萨克人改营农业,但农作物产量不高。哈萨克人的家庭手工业只是辅助性生产,用以补充生活不足。商品交换是以物易物。有时,他们也进行狩猎活动,狩猎物由参加狩猎的人平分。直到20世纪中叶,封建宗法制度还笼罩着哈萨克族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革去了旧制度,哈萨克人民做了自己命运的主人。

上一页123下一页
设计开发:时代贝尔信息科技
鄂ICP备11001189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武汉市上生企业策划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