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民俗 >> 民族大家庭 

"四十百户"的柯尔克孜族
金色的秋天来到了草原,在迎亲的考姆兹琴的催促声中,新娘的亲友们唱起《哭嫁歌》,把罩着绣花盖头的新娘扶上马背,前呼后拥地出发了。一路上,每个牧场的青年人都拉起绳子拦住新娘的马头索要糖果,牧场的老人们端出孢孜酒,向新人祝福。到了新郎家,新娘踏着花毡进入洞房,盛大的婚宴及赛马、刁羊等活动便开始了。夕阳落山,新郎、新娘率先跳起了"会面舞"。跳舞时,新郎必须抓住新娘长长的辫梢,据说这样可以心心相印,白头偕老。直到深夜。柯尔克孜族的婚礼才降下帷幕。

这个民族自称"柯尔克孜",意思是"四十百户",可解释为"四十个部落"。他们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散居在新疆各地和黑龙江省富裕县。

过去,柯尔克孜人大多以畜牧业为主,停留在逐水草而居和靠天养畜阶段,各种生活用品都用畜产品交换。狩猎是柯尔克孜人的重要副业,以获取肉食、兽皮和药材等。柯尔克孜族保留着氏族部落组织形式,分为若干大部落,下设由若干家庭组成的"阿寅勒"。这种组织内部实际上已经是牧主和牧民的关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柯尔克孜族废弃了旧的组织形式,各项生产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

柯尔克孜族的男子戴用皮子或毡子制作的高顶方形卷沿帽,外面穿无领"袷袢"长衣,里面穿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衣,系皮带,下面穿宽脚裤,脚上穿高筒靴。女子通常穿连衣裙,外套黑色小背心,戴包头巾。饮食主要是畜产品,吃牛、马、羊、骆驼等肉食,饮山羊奶、酸奶, 也有米、面等细粮。柯尔克孜人十分好客,客人无论相识与否,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他们拿出家中最好的饮食,以羊头肉表示对客人的最大尊敬,柯尔克孜人夏季住帐篷,冬季住四方形土房。

柯尔克孜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和萨满教。

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他们的文学艺术绚丽多彩,民间流传着丰富的诗歌、故事,史诗《玛纳斯》是柯尔克孜人民智慧的结晶。他们用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等12种动物纪年,一年12个月。每年第一个月过新年--"诺劳孜节",家家吃"克缺"饭,预祝丰收。傍晚,牧民放牧归来时,每家毡房前都生着一堆火,火和牲畜要从火上跳过,相传这样可以免难消灾,人畜两旺。

能骑善射的锡伯族
清朝中期,一个装备简陋的部族队伍奉命从东北的盛京(今沈阳)启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奔赴新疆伊犁河畔,建设新家园,以戍卫国家的西北边陲。这个部族属于锡伯族。这次英雄历程,在锡伯族的长诗《迁徙歌》中有生动的记述。

锡伯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还有一部分聚居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现在,东北的锡伯人的风俗习惯基本上和汉人相同。新疆的锡伯人由于居住集中,在社会生活中较多地保留了自己的特点。老年妇女爱穿旗袍,扎车脚。男子穿对襟短衫,裤脚在脚踝处扎紧,冬天则穿大襟开衩长袍。锡伯人的饮食以米、麦为主,忌食狗肉。每个锡伯族村落都筑成城堡,便于守卫。每家都有矮墙,住房坐北朝南,用土坯筑成。房前屋后是果园、菜园和畜圈。

锡伯人信奉多神教,主要供奉保佑家宅安祥的"喜利妈妈"和保护牲畜的"海尔堪"。 "喜利妈妈"是请村里年纪大、辈分高、子孙满堂的长者制作一些小物件,挂在室内西北墙脚上,这既是赐福子孙的神祗,也是每个家庭添丁增口、记述辈分的家谱。 "海尔堪"供在住房南墙外面的上方,逢年过节都要焚香献供。他们十分重视祭祀祖先,每年都要祭祖扫墓。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西迁到达新疆的纪念日,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婚姻由父母做主,同姓不婚,但可以与外族通婚。

锡伯族有本民族语言,东北的锡伯人通用汉文和蒙古文,新疆的锡伯人使用锡伯语和锡伯文。锡伯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叙事长诗《喀什喀尔之歌》、 《三国之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锡伯族妇女善于刺绣和剪纸,窗户都用剪纸装饰得十分美丽。锡伯人能骑善射,清代时被编人"八旗",由于驻防征调,分别在东北、西北两个地区为建设和保卫边疆作出了贡献。

冰山上的住户塔吉克族
"塔吉克"原来的意思是"王冠"。相传,古代波斯国王与中国皇家联姻,娶到一位美丽的汉家公主做皇后。公主在前往波斯国的途中,经过塔什库尔干地方,因为发生战乱,被迫暂时驻扎在一座高高的雪山上。此后,每天中午,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从太阳上骑着神驹降临山上,与公主相会。两人情投意合,共同生活,不久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聪明的儿子就塔吉克族的先祖。

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大多数人聚居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

塔吉克男子穿无领对襟长外套,系腰带,寒冷时外加光面羊皮大氅,戴羔皮圆筒帽。女子穿连衣裙,带圆顶帽,外出时在帽子上系方形头巾。男女都穿红色长筒尖头软底皮靴。塔吉克人爱吃酥油、酸奶等,忌食猪肉、狗肉、自死动物等。他们居住正方平顶、木石结构房屋,牧民大多住毡房、矮土屋。

塔吉克人信奉伊斯兰教,但清真寺很少,教徒不封斋,不朝觐,仅在节日作礼拜。宗教首领称"依神"。塔吉克人十分注重礼节,男子行礼时右手放在胸前鞠躬,女子则扪胸躬身。在塔吉克人家做客,忌脱帽,忌用脚踩食盐和其他食物;也不能骑马穿过羊群,或用脚踢羊,否则会被认为是大不敬。

塔吉克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小民族文字,普遍使用维吾尔文。塔吉克牧民善于骑马,在节日或婚礼上经常举行刁羊游戏。这种游戏以一只被杀死的羊作为猎物,由几名优秀骑手分成两队争夺,把猎物抢到手并送到目的地的一队算优胜。马球也深为塔吉克人所喜爱。

历史上,塔吉克族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人畜两旺,塔什库尔变成了"帕米尔的明珠"。

散居新疆的乌孜别克族
18世纪中期,俄国境内的乌孜别克人陆续迁来中国新疆,形成中国境内的乌孜别克族。这个民族现在大部分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的城镇。乌孜别克族男子穿长袍,系三角形绣花腰带。妇女穿连衣裙,宽大多裙,不系腰带。过去,妇女在出门时还必须戴面纱。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穿皮靴,外加浅帮套鞋。乌孜别克人一日三餐都吃馕和奶茶,禁酒,忌食猪、狗、驴、骡肉,喜欢吃牛、羊、马肉以及蜂蜜和糖浆,他们用切碎的熟肉、葱头、酸奶、肉汁烹制的"那仁",是一种民族风味食品,经常用来待客。居住平顶长方形土房,取暖多用壁炉。

乌孜别克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在他们聚居的喀什、莎车、伊宁等地建有较大的清真寺。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维吾尔文。乌孜别克人能歌善舞。舞蹈优美轻快,以多变著称。传统的手鼓舞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间乐曲节奏较快,乐器以三角形"斜格乃"琴最为动听。

在公元"世纪中叶以前,乌孜别克人以经营商业为主。他们开始是组成商队,赶着成群的骆驼、马、骡,往返在新疆与中亚各地之间,后来逐步开设店铺。妇女善于刺绣。居住在木垒、奇台、新源等地的乌孜别克人经营畜牧业。居住在喀什、莎车、伊宁等城市附近的少数乌孜别克人经营农
业,主要种植蔬菜、水果等。

中国的俄罗斯人
公元18世纪以后,沙皇俄国的一些俄罗斯人陆续迁入中国的新疆一带。在封建军阀统治时期,他们被称为"归化族",聚居的村落也称为"归化村",后改称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中国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还有一部分散居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1949年以前,居住在城镇的俄罗斯人大多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的还兼营农业,少数人则经营园艺、饲养家畜及养蜂等。居住在农村的俄罗斯人大多几十户聚居一起,独自成为一个村庄,在伊犁河、特克斯河两岸
垦荒种地。居住在靠近牧区地方的俄罗斯人也从事畜牧业。

俄罗斯族妇女穿领口带褶的麻布衬衫,外罩一件称作"萨拉凡"的无袖长袍。男子穿斜领麻布衬衫,细裤腿,呢子上衣,系腰带。生活习惯与俄罗斯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信仰东正教。

古称鞑靼人的塔塔尔族
塔塔尔是"鞑靼"的不同译音。唐代以后,鞑靼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蒙古人西征时,中亚和欧洲人也将蒙古人统称为鞑靼。公元15世纪,伏尔加河中游及卡马河一带兴起了喀山汗国。自称为蒙古人的后代的塔塔尔人,作为一个民族就是在这时形成的。中国的塔塔尔族是在19世纪20至30年代以后陆续从俄国迁来的。

塔塔尔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和乌鲁木齐,还有一部分散居于新疆各地。男子喜穿绣花的白衬衫,外加黑色齐腰短背心或黑色对襟长衫,女子戴镶有珠子的小花帽,穿白、黄或紫红色长裙。妇女擅长烹调,所制作的各种糕点精美可口。塔塔尔人一般住平顶土房,自成院落;喜好挂壁毯,爱整洁。在牧区的塔塔尔人多住帐篷。

塔塔尔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小孩出生后,要举行各种仪式,依据《古兰经》取名字。40天时,要从40处取水给孩子洗澡,叫"四十份水礼",祝愿孩子健康成长。成年后,将父亲或祖父的名字放在自己的名字后,类似姓氏。人死后,用白布缠尸,送葬的人每人抓一把土,放在死者胸前,诵《古兰经》,然后埋葬。

塔塔尔族有本民族语言和文字,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塔塔尔人善于歌舞,每年春天的撒班节(犁头节),都要举行歌舞、摔跤、赛马、拔河、赛跑等群众性娱乐活动。

文化悠久的藏族
藏族的古代政权称"吐蕃"。早在公元641年,吐蕃的"赞普"(王)松赞干布十分仰慕唐朝的文化,派宰相禄东赞代他到唐都长安(今西安)求婚,娶了聪明美丽的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还亲自带领大队人马到今天的青海省境内迎接,并为公主建造了一座华丽的宫殿。

藏族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他们大多居住在高原地带,从事畜牧业。藏系绵羊、山羊、牦牛、大通马是青藏高原的特产。牦牛肥大耐寒,可以负重致远,俗称"高原之舟"。农业地区主要播种青稞,河谷地区能种植多种农作物,可与江南媲美。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过去,喇嘛教的上层人物与各地的强结合,在西藏、青海等地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体制。公元15世纪以后,尊崇达赖和班禅两位活佛。很久以来,藏族地区实行封建农奴制,占人口95%的农奴被剥夺了一切生产资料,过着奴隶的生活,经常遭到鞭打、体罚,有些甚至遭到砍手、抽足筋、剥皮等酷刑折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西藏地区实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作了主人,开始了民族的新生。

藏族人在习惯上只称名字,贵族在名字前加上房名(世袭庄园的称号)。名字有男女之分,多取自佛经。藏族人身穿衣袖短褂,外套宽肥的长袍,右襟系带,脚穿牛皮长靴。为便于活动,袒出右肩或袒出双臂,两袖系于腰间。男子将发辫盘在头顶上,女子将发辫披在肩上。农区女子大多在腰间系一条图案绚丽的围裙。农区以糌粑为主食,喜欢喝酥油茶;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西藏大部分地区不吃飞禽和鱼。献哈达是藏族的一种独特的礼仪。哈达是特制的丝织长巾,一般分白、黄、蓝三色,在拜访谒见时双手献上,表达敬意。

藏族通行天葬,又称鸟葬,即将尸体送到山间葬场肢解切割,砸碎骨头,然后放在高台上让秃鹫吃掉。他们认为这样死者就可以升天。

藏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藏文创始于公元7世纪,是一种拼音文字。由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之一。拉萨的布达拉宫宏伟庄严,堪称建筑史上的杰作。

居住在门隅的门巴族
清代康熙年间,拉萨布达拉宫下的居民区里,住着一个美若天仙的藏族姑娘仁珍翁姆,她有位英俊潇洒的情人。这位情人就是西藏的政教领袖--六世达赖仓央嘉错。活佛无意权势富贵,喜爱民间生活,写下了大量优美动人的情歌,深受藏族人民喜爱。为了爱情,他毅然拒绝受戒,牺牲佛缘,最后死于内乱。仓央嘉错出生于西藏南部门隅宇松地区,是门巴族人民值得骄傲的儿子。

藏语"门巴"的意思是"居住在门隅的人"。门隅在西藏错那县,那里是门巴人的主要聚居区,另有一部分门巴人居住在墨脱、林芝等县。门隅地区和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东南,那里覆盖着原始森林。门巴人主要从事农业,也进行狩猎活动。

门巴人一般都穿红色氆氇长袍,头戴牦毡帽,脚穿牛皮软底筒靴。妇女腰系白围裙,喜戴各种装饰品,男子腰间都挂一把砍刀。房屋大多是木顶、竹顶或草顶的三层小楼,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

门巴人普遍信奉喇嘛教。人死后多行水葬和土葬,也有火葬和天葬。门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使用藏族文字。

世界屋脊上的"南方人"珞巴族
相传,大地母亲生了金冬(太阳)九兄妹,金冬又生了冬日(老虎),而冬日的儿子阿巴达尼是个非凡的人物。他长着四只敏锐的眼睛,前面两只观察光明世界,后面两只监视恶魔妖怪,能够上天入地,世间万物无不在他的掌握之中。他还是个能工巧匠,发明了制陶术和架桥术,为人类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阿巴达尼就是珞巴人的祖先。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洛渝地区。 "珞甲"是藏语,意思是"南方人"。洛渝地区山高林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珞巴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直到西藏民主改革以后,开始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先进耕种方法,农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

珞巴族男子一般戴藤条或熊皮盔帽,穿坎肩,披兽皮。妇女穿用自织的羊毛、麻、棉衣料做的短上衣和统裙。男女均赤足,他们喜欢佩戴石质串珠,贝壳和铜制的各种装饰品,喜爱饮酒、吸烟和吃辣椒。

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过去一直采用刻木、结绳的方法记事。珞巴族的民间传说、故事等口头文学十分丰富。喜庆集会时,他们边喝酒边对唱古老的传说。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岷江畔的"本地人"羌族
在波涛汹涌的岷江上,两岸陡峭的山峰间,架有一座竹索桥,使天险变通道。这座桥没有铁钉,没有桥墩,只是用多条竹索并排悬跨两岸,竹索上面铺着木板,行人来往自如。这精妙的竹索桥的建造者,就是聪明勇敢的羌族人民。

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意思是"本地人"。 "本地"是指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茂汶羌族自治县和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等地。"羌"原是古代汉人对居住在祖国西部的游牧民族的泛称,现在的羌族只是古代羌人后裔中的一部分。

羌族分布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那里峰峦重叠,河川纵横,水力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广阔,河谷台地土壤肥沃。农作物以玉米为主, "雪山大豆"是著名的特产。那里还以大熊猫、金丝猴的主要产地而闻名于世,牧羊业比较发达,还盛产名贵药材。传统的民间工艺以挑花、刺绣、编织最出色。羌族人民还很善于凿石、筑堰和打井。羌族男女一般都穿麻布长衫,外套羊皮背心,包头巾,缠绑腿。妇女喜欢戴各种首饰。房屋是用不规则的石块砌成的平顶碉房,一般分为三层,上层堆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碉房平顶上搭有木板,以便各家往来。

羌语分南北两大方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除一部分邻近藏族的地区信奉喇嘛教外,羌人普遍信奉万物有灵的自然神,在屋顶上供奉白石以为天神。羌族舞蹈以锅庄"跳沙朗"最流行,传统的祭祀风俗舞"跳盔甲",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羌笛是深受羌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具有古老文明的彝族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向大渡河挺进,途经彝民区时受阻。刘伯承司令员按照彝族的传统习惯,与彝族果基家头人小约丹饮鸡血酒,结为兄弟,顺利地通过彝民区,取得了抢渡大渡河的胜利,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民族团结战斗的诗篇。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和自治区。四川的彝民大部分居住在大渡河以南和安宁河两岸的大小凉山;云南的居住在金沙江、元江和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地区,以及滇西的云南小凉山;贵州的居住在安顺、毕节地区;广西的居住在隆林、睦边两县。这些地区自然资源丰富,野生动物及药材数量很多。各地彝民主要从事农业,有定期赶集贸易的习惯。

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用长达数丈的青布包头。女子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男女外出时都披"擦尔瓦",形如斗篷,下缀长穗。

彝族的传统节日以火把节最为隆重。每年夏历六月的节日期间(一般为三天),各家门前插着小火把,寨中竖着大火把,入夜点燃,一片通明。人们在大火把周围弹唱跳舞,彻夜不息。

传说燃火把是为了将地下的火引出,除去邪祟,保护庄稼生长,因此在节日期间还合寨杀猪宰牛祭神,祈求丰年。

彝族有一种古老的文字,称为爨文。1975年,制定了819个规范彝字,并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广使用。 《阿诗玛》是著名的彝族民间叙事长诗,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云南、贵州、广西的彝族实行封建制,在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保留着奴隶制。共和国建立后,彝族人民才开始了新生活,成了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高原上的"白人"白族
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白族的传统集会三月街便开始了。云南大理城西的点苍山下顿时热闹非凡,好像一个繁华的"市镇"从天而降。人们穿着节日盛装,观看赛马、狮子舞等传统活动,并进行物资交流。相传这一天,观音菩萨在这里征服恶鬼罗刹,开辟了大理坝子。从此,白族人民便年年相聚,焚香祭祀,逐渐演变成"祭观音街"的街期。

白族自称"白子"、 "白尼",意思是"白人",主要聚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四川西昌和贵州毕节等地也有少数白族人散居。白族聚居区地处云贵高原,那里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号称粮棉之区。洱海之滨的点苍山盛产优质大理石,是中外闻名的建筑材料。

白族服饰以蓝、白、黑色为主,男女都包头。已婚的女子挽髻,未婚的垂辫或盘辫。他们喜欢吃酸、冷、辣味食物,还喜欢喝烤茶。

白族主要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奉佛教。洱海地区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国"的称号。

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汉文很早就为白族习用,白族语中有大量汉语词汇。白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文学、工艺、建筑等方面卓有成就。 "白族调"是流传甚广的格律诗。有名的"狮子舞"在唐代就传人中原。白族手工艺品享有盛誉,尤以漆器著名。建于唐朝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高近60米,分16级,十分壮观。 《南诏中兴国史画卷》生动优美,绘制精妙,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住在"孔雀之乡"的傣族
傣族的新年是泼水节。每年清明后第十天的清晨,人们便沐浴更衣,穿着鲜艳的服装,到佛寺浴佛听经,堆造沙塔,然后互相泼洒象征吉祥如意的清水。相传,身上被泼水越多,新年里就越幸福。同时,放高升、赛龙舟、丢包、放火花、点孔明灯等活动非常热闹。入夜,人们仍纵情歌舞,笑声不绝。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傣族人大多居住在群山环抱和河谷平坝地区,雨量充沛,四季常春,盛产稻谷及甘蔗、樟脑、咖啡等多种经济作物,出产柚木、紫檀、铁力木等珍贵木材,还有野象、犀牛、金丝猴、孔雀等珍
禽异兽,被称为"孔雀之乡"。傣族男子上身穿短衫,下着长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
头,有纹身的习惯。妇女穿窄袖短衣和筒裙。住房是干栏式建筑,西双版纳德宏瑞丽一带的竹楼别具风格。饮食以大米为主,喜爱饮酒,还有嚼槟榔的习惯。

傣族信奉佛教,农村中佛寺很多,佛教对傣族的日常生活具有明显的影响。过去在西双版纳,未成年的男子几乎都要过一段僧侣生活,识字念经,然后还俗回家,有的则终身为僧。傣族青年男女婚前可以自由恋爱,未婚青年常在节日或盛会时寻找配偶,称为"串布少"。流行招赘上门的习俗。

傣语有三种方言,有本民族的拼音文字,但各地又不尽相同。傣族人民能歌善舞, "赞哈"(民间歌手)的演唱及孔雀舞都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

乌蛮的后代傈僳族
傈僳族被认为是唐代乌蛮的后代,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他们大多与其他兄弟民族杂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傈僳人大多穿自织的麻布衣服。妇女上穿右衽短衣,下着长裙,头上以红白色料珠装饰,颈上套着由彩色料珠串成的项圈。男子一般穿短衫,裤长及膝。有的男子以青布包头,左腰佩砍刀,右腰挂箭袋。傈僳人的住房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木结构,形状类似木匣;一种是竹结构,先在斜坡地上竖立二三十根木桩,上铺木板,四周围上竹篱,顶盖茅草或木板,屋中央是一个大火塘,这种房子被称 为"千脚落地"。傈僳人主食玉米、荞麦,男女都喜欢饮酒。

傈僳族有本民族的语言,通用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大多信奉多神,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他们善于歌舞,舞蹈动作矫健有力,富有节奏感。

傈僳族分为许多氏族。氏族的名称有熊、虎、猴、蛇、鸟、蜂等,这些动物同时又是各个氏族的崇拜对象--图腾。各氏族保留有家族和村寨的共有土地,市场上以物易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傈僳族人民抛弃了原始生产方式,实行民族自治。

开发阿佤山的佤族
佤族是一种自称,大意是"山居人"。其他民族称他们为"本人",即土著居民。佤族主要聚居区在澜沧江、怒江之间的阿佤山区。

历史上,佤族长期处于原始公社阶段。他们居住在山岭,用刀耕火种方法种植杂粮。虽有村寨但是迁徙无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民族自治县,开始安居乐业的生活。

各地的佤族在服饰上有差异。西盟地区男子穿无领短上衣,裤子短而肥大,用黑布或红布缠头;女子穿黑色无领短衣,下围直筒褶裙,头戴银(或篾)箍,用银项圈和多串料珠作为胸饰。佤族村寨多建在山腰或小山巅,各地住房形式也不同。西盟地区是草木结构的楼房,上层住人,下层栖畜。有钱人住"大房子",房上设特别的木刻,墙上挂带椅角的牛头骨,作为炫耀财富的标志。佤族人习惯用竹筒煮饭,由主妇分食,一次平均分完。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1957年设计了佤文方案,正在逐步推广。过去,佤族人一般用刻木、实物记事,各种实物分别表达特定的意思,如甘蔗、芭蕉表示友好,辣椒表示气愤,鸡毛表示紧急,火药、子弹表示要械斗等。阿佤山区的佤族盛行原始的自然崇拜,相信万物有灵,尊崇人类的最高主宰"木依吉"。

澜沧江畔的拉祜族
相传在远古时候,天神创造了九个民族,并分别赐予文字。拉祜族的文字被放在粑粑里,由一个青年领回去。他长途跋涉回家,途中饥饿难熬,就把粑粑吃掉了,因此拉祜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这个古老的传说是人类结绳记事时代的趣闻。拉祜族有本民族的语言,由于长期与汉族、傣族交往,兼用汉语和傣语,直到1957年才创制了拼音文字。

拉祜族聚居于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盂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杂居于云南西南边境各县。

在公元20世纪中叶以前,各地拉祜族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形成了封建地主经济,但农业耕作粗放,产量很低,手工业是重要的家庭副业。另一些地区残存着大家庭公社组织,农业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金平县的拉祜人则在森林中从事原始的迁徙农业,以兽皮或蕉叶遮体,居住在一人高的简易小屋里,用"无言贸易"方式与外族交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拉祜族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有了很大发展。

拉祜族男子穿无领右开襟上衣和裤管宽大的长裤,裹黑色头巾。妇女穿开衩很高的长袍,喜欢裹一丈多长的头巾,头巾的末端垂及腰间。

过去,拉祜族青年结婚当天,新郎携带生产工具到新娘家一住就是三年。有些地方的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所生子女的世系按母系计算。人死后大多实行火葬。

拉祜人大多信奉原始宗教,崇拜多神,供奉"厄霞"(创造天地万物,决定吉凶的大神)。厄霞被供奉在深山老林禁区,非本族人不得靠近。

创作《创世纪》的纳西族
纳西族重视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初,村寨中点燃大火把,各家门前也竖起小火把,村寨里一片通明。人们还手持小火把在田间、住宅绕行,并把火把插在田边地角。青年男女围着大火把弹唱歌舞,彻夜不息。据说,纳西族举行火把节是为了纪念一位拯救过他们的天神。这位天神因拒绝烧掉人间,被凶残的玉皇杀死。他的血变成红衣小孩,告诉纳西人用燃烧的火把骗过玉皇,保住了人间。

纳西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维西、中甸、宁蒗等县。从事农业生产,聚居区的玉龙山以"植物仓库"闻名。丽江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腰系百褶围腰,下穿长裤,披羊皮披肩,上绣日月和七星,象征"披星戴月",表示勤劳。男子的服装与汉族大体相同。

纳西人普遍信仰东巴教。这是一种多种教,山、川、风、火等自然现象和自然物都被视为神灵。纳西族自古通行火葬。在宁蒗县的永宁区,纳西族少年在年满13岁时要行"穿裙子"、 "穿裤子"的成年礼,脱下长衫,少女换穿百褶裙,少男改穿短衣长裤,此后可以从事一些主要的生产劳动,参加成年人的社交活动。

历史上,大部分地区的纳西族家庭中夫权极大。但在永宁和盐源的部分纳西族中,一直到50年代初期还有以女性为中心的家庭制度,家庭世系按母系计算,子女从母居,妇女担任家长,继承财产。婚姻上常结成"阿注"关系:通常是男子晚间到女家,次日清晨返回自己家中,所生子女属于母方,男子没有抚养义务。 "阿注"关系到中年后一般都固定下来,有的也较早地成立家庭。

纳西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古代曾有过一种象形文字,称为东巴文。用东巴文写成的《创世纪》,是一部描写纳西族人民开天辟地,与自然搏斗,歌颂劳动、爱情的著名的长篇史诗。

"山头之民"景颇族
景颇人居住在较高的山上,过去被称为"山头之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一些山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大多数景颇族地区实行山官制。山官是村社的首领,享有一定的特权,按幼子继承的原则世袭。村社成员分为官种、百姓、奴隶三个等级。在村社成员发生争执时,由山官、头人和德高望重的老人共同审理。"告状"的双方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一条理由记一颗豆,豆多的一方算是胜诉。案件审理完毕,在一根木棍上刻上刀痕,劈为两半,双方各拿一半作为凭证,将柴头之火浇灭,以表示了结。一般不判死刑,大多采取赔偿的方式。当案件无法调查判明时采取神判,常用的神判方式有赌咒、鸡蛋卦、斗田螺等。这是一种不成文的习惯法,过去对维护景颇族社会秩序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已废除。

景颇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玉米、橡胶、油桐、茶叶等。男子喜欢裹白或黑包头,穿黑色衣裤或白衣黑裤,外出佩长刀,背挎包。妇女一般穿黑色短上衣和枣红色羊毛花围裙,戴黑红色藤制腰箍和腿箍,裹毛织护腿,并戴各种银饰物。

景颇人过去用芭蕉叶包饭,用手抓食,平均分配。喝山泉和水酒。杀牛祭鬼时,牛肉由全寨人分食。猎物见者有份。他们喜欢嚼沙枝(用烟草、芦子、熟石灰等配成的嚼料),见面时互赠沙枝是一种传统的礼节。

景颇人大多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生活中禁忌较多。凡遇播种、收割、疾病、婚丧、械斗时,都请巫师来杀牛祭鬼。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中,过去通行单向姑舅表婚,即姑家的男子必须娶舅家女子,但舅家男子不能娶姑家女子。人死后通行土葬,但凶死者要火葬,儿童夭折要行天葬。

景颇族有本民族语言,在20世纪初创造了拼音文字。景颇人擅长集体舞,有时上千人齐舞,伴以雄浑的木鼓声,节奏鲜明,气势豪壮

住竹楼的布朗族
过去,布朗族男青年有纹身的习俗。据说,纹身可以驱恶避邪,防止意外侵害。布朗人把纹身看作是一种美丽的纹饰和成年的骄傲。

布朗族是唐代称为"朴子蛮"的后裔的一部分, 自称"布朗"、 "阿瓦",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他们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早稻为主。布朗山一带盛产茶叶,是著名的"普洱茶"重要产地。

布朗族男子穿对襟无领短衣和黑色宽大长裤,头缠黑布或白布包头。妇女服饰与傣族相似,上穿紧身无领衣,下穿红、绿纹或黑色筒裙,头挽发髻并缠大包头。住房为干栏式竹楼。布朗人爱吃酸、辣,普遍喜好烟草、水酒,妇女特别喜欢嚼槟榔,并以牙齿染黑为美。

布朗人大多信奉鬼神,崇拜祖先。受傣族影响,西双版纳地区布朗人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举行"开门节"、 "关门节"等宗教性质的活动。

布朗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部分人习用汉文和傣文。舞蹈常用象脚鼓、钹和小三弦伴奏。布朗山一带的布朗人爱跳"刀舞",青年们喜欢跳"圆圈舞"。墨江的布朗人每逢节日和婚嫁,盛行"跳歌",边歌边舞,通宵不散。

平坝上的阿昌族
阿昌族流行"串姑娘"的习俗。在通红的篝火旁,常常有一群身穿盛装的青年男女,唱着情歌,互问互答,通宵达旦。也有的小伙子独自到他所喜爱的姑娘家附近,用芦笙吹奏动人的曲调,吸引姑娘的注意。他们虽然婚前恋爱自由,但是结婚仍由父母包办,所以经常出现抢婚现象。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及保山地区的龙陵等县。聚居区河流遍布,高山耸立,高山流水间形成户撒、腊撒等平坝。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善于种植水稻。梁河地区的"毫安公"水稻品种,曾称为"水稻之王"。户撒地区的阿昌族善于打制刀具, "户撒刀"即是生产工具又是防身武器,远近闻名。户腊的烟草也十分有名,远销缅甸。

阿昌族男子穿蓝、白、黑等素色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女子爱戴银饰品。未婚女子穿长裤,辫子盘于头顶。已婚妇女一般穿裙子和窄袖对襟衣,用青、蓝色包头。青年男女有嚼槟榔的习惯,牙齿往往被染成黑色,还喜欢吃酸性食品。住房一般是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

户撒地区的阿昌人普遍信奉小乘佛教,梁河地区则多信鬼神,也崇拜祖先。人死后一般行土葬,非正常死亡必须火葬。

阿昌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通用汉文。 "对歌"是青年男女十分喜爱的活动,象脚鼓舞和猴舞也很流行。阿昌族的雕刻艺术达到很高水平,在家具、建筑物、佛龛上雕刻的动物植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设计开发:时代贝尔信息科技
鄂ICP备11001189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武汉市上生企业策划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