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民俗 >> 民族大家庭 

自称"白人"的普米族
每年夏历腊月十四日,普米人穿着鲜艳夺目的新装,扶老携幼,到村边的山上扎营露宿。傍晚,他们燃起一堆堆篝火,吹起笛子和葫芦笙,唱着欢快的歌,围着篝火翩翩起舞。这是普米族人民在欢度大十五节的情景。

普米人自称"普日米"、 "普英米",意思都是"白人"。他们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兰坪、丽江、维西、永胜等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蚕豆、大麦、青稞等。畜牧业仅次于农业,牲畜以牛羊居多,家庭养猪、鸡、蜜蜂。副业有织羊毛衣、麻布,编制竹器,酿酒,打猎,采药等。

普米族男子穿麻布短衣和宽大的裤子,披白羊皮坎肩,腰间佩刀。永胜地区的妇女喜包大头帕,穿大襟衣、百褶长裙,用染有红、绿、蓝、黄的彩带束腰,背披羊皮。村寨大多建在半山缓坡上,一般相距半公里,炊烟相望,鸡犬相闻。房屋为木结构,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室外挂牛、羊头颅,表示财富。食物以玉米为主,喜欢吃用猪肉制作的"琵琵肉"。

普米人崇拜多神,祭祀祖先,也有人信奉喇嘛教或道教。有本民族的语言,现在通用汉文。普米人能歌善舞,每遇婚丧节日,他们都要举行对歌活动。

怒江之畔的怒族
在碧江的怒族地区,谁要想记住一个男子的全名十分困难,因为他的全名是从十多代甚至上溯到40代祖先的名字说起,最后才是他自己的名字。上一代的名字的最后一两个音节冠于下一代名字之前,如此世代相连,好像链条一环扣一环的名字,一直保留在许多地区的怒族人民中间。

怒族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历史上分别受傈僳族、纳西族、白族等土司、头人的统治,生产力水平低下,有些地区甚至还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怒族地区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怒江地区的怒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妇女善织麻布,男子则编制各种竹篾器物。

怒族男女都穿麻布衣。一般女子在十二三岁后穿长裙、右大襟上衣。贡山怒族妇女则用两块麻布围身。男子穿长衣短裤,成年人喜欢左腰佩砍刀,右肩背马箭。怒族人以玉米、荞麦为主食,喜欢饮酒。住宅分木板房与竹蔑房两种。-般为两间,外间待客,设有火塘,内间为卧室并储藏粮食,不许外人进入。

怒族人崇拜图腾,信仰万物有灵,巫术是较普遍的宗教仪式。一部分怒族人信奉藏传佛教、天主教或基督教。过去行天葬,后来改行土葬。如夫妻合葬,妇女则须向男子屈肢侧葬。

怒族有本民族语言,又普遍会说傈僳语,各地方言差异较大,没有本民族文字。怒族人的诗歌大部分是即兴编唱,舞蹈粗犷豪放,节奏鲜明,喜爱用歌舞表达自己真挚的思想感情。

"古老的茶农"德昂族
在云南高黎贡山和怒山山脉的广大山区,随处可见茂密葱翠的茶园。德昂人家家户户都栽种茶树,饮茶是他们的一大嗜好。在很久以前,德昂人就以栽种茶树著称,被誉为"古老的茶农"。

德昂族旧称"崩龙族",散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保山、临沧、思茅等地区所辖各县。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是德昂族的聚居区。

德昂族妇女穿开襟短衫,头缠包头,戴银器及彩色玻璃珠,束腰箍,扎裹腿。男子穿黑布圆领大面襟,缠黑色或白色包头。少年喜欢戴大耳坠和银项圈。男子有纹身习惯。

德昂人信奉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多数村寨都有自己的佛寺、佛爷和小和尚。男女婚前享有恋爱自由。过去如果男方提出离婚,只要出几斤米、几元钱,请村寨头人祭神树后,即可通知女方回娘家。女方提出离婚,则要赔偿男方聘礼。人死后一般实行土葬。如果是凶杀或孕妇难产而死,要火化。德昂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刺绣和雕刻技艺出色。木鼓是德昂族独特的乐器,用木鼓伴奏的舞蹈,叫做木鼓舞。

独龙河谷的独龙族
独龙族旧称"俅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1949年以前,农业处于刀耕火种阶段,采集和渔猎是独龙人重要的生产方式。采取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一般与访亲探友结合在一起,带去自己的土特产,带回对方的土特产,双方用刻木记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独龙族人民获得了新生,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独龙族男女都散发,前齐眉,后披肩,左右齐耳。过去,独龙人衣着简单,男女都用一块条纹麻布围身,白左肩腋下抄向胸前,用草绳或竹针拴结。通常是白天为衣,夜间做被。有的男子甚至只在腰上围一串树叶。少女有纹面的习惯,图案以氏族不同而有所差异。独龙河北部住木房,南部住竹房。

独龙人大多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信鬼。独龙族惟一的节日是过年,在农历腊月举行,没有固定日期,过年时,友好的家族互相邀请,削牛祭天,跳牛锅庄舞。

基诺洛克山区的基诺族
相传在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率军南征云南,其中有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因征战困乏掉了队。当这支队伍赶上大军时,孔明先生因他们违犯军纪,不再收留,给他们一袋茶籽,要他们以种茶养生,并按自己帽子的式样盖房。于是,这支队伍就留在基诺山,成了基诺族的先民。至今,基诺人仍尊奉诸葛孔明,祭神祭鬼时呼喊"孔明先生"。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的基诺洛克乡。"基诺"的意思是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在公元20世纪50年代初,基诺族社会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每个农村公社就是一个村寨,土地归村社所有。在农业生产中盛行换工互助,狩猎后实行平均分配。基诺人以刀耕火种的农业为主,种植早稻、玉米、棉花等作物,盛产香蕉、木瓜。基诺山以出产普洱茶闻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基诺族由原始社会的农村公社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生产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基诺族男子穿白衣无领棉布上衣,衣背后绣有圆形彩色光芒图案,下穿棉布白裤。女子头戴披风式尖顶帽,上穿镶有七色纹的短褂,胸前有三角形贴身衣兜。下穿黑白色相间的短裙。基诺人最隆重的节日是过年,称为"特毛且",日期由长老决定。一旦首席长老家专有的大鼓敲响,就宣告新年开始,全村人齐集他的家里,跳舞唱歌,庆祝节日。

基诺族盛行祖先崇拜,相信万物有灵。人死后,挖独木为棺,土葬于公共墓地,不留坟冢。

基诺族男子举行成丁礼时,聚众将牛刺杀祭祖,分食牛肉,由父母赠给全套农具和成年人衣饰,并彻夜歌舞。行成丁礼后,正式参加成年男子的劳动组织"波勒",并获得恋爱权利。

基诺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过去靠刻木、刻竹记事,有着丰富的传说故事。

起源于"五溪"的苗族
苗族能歌善舞,芦笙是他们最喜爱的乐器。它由六支竹管组成,大的长达一两丈,小的只有八九
寸。苗族的芦笙舞蜚声国内外。

秦汉时代,苗族的先民聚居在"五溪"(今湖南省西部和贵州省东部地区),后来不断迁徙,分散到南方各省。现在,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河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海南等省区。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交界地带(以湘西为主)有较大聚居区,在广西大苗山、滇黔桂和川黔滇交界地带、海南省有小聚居区。由于苗族人依山傍水为家,因而居住区大多适宜农作物和经济林生长,并有丰富的矿藏资源。

苗族男子一般都穿过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系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妇女大多穿大领短衣和百褶裙。山区苗族的住宅建筑大多是"吊脚楼",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势,在下方和上方分别竖立较长和较短的木桩支撑,在桩上铺楼板建筑。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关家畜。

苗族人大多信奉万物有灵或多鬼神,祀奉祖先,崇拜自然。苗族的青年男女婚姻比较自由。小伙子和姑娘通过"游方"、 "坐妹"、 "会姑娘"、"跳花"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双方如有意,互赠礼品作为定情信物,然后恋爱成婚。

苗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大量优美的诗歌和传说故事流传至今。 "飞歌"(即高声唱歌)享有盛名,常为二人或四人齐唱,热烈奔放,有强烈的感染力。苗族乐器以芦笙、木鼓、皮鼓、铜鼓最负盛名。挑花、刺绣、织锦、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瑰丽多彩。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过去没有统一的文字1956年创制了拼音文字

僚人的后裔仡佬族
在仡佬族的山寨中,直到20世纪初还流行爸爸代替妈妈坐月子的习俗。刚做了几天妈妈的妇女要下地干活,由孩子的爸爸代替妈妈躺到床上,抚育新生婴儿,并受到特殊的照顾和护理。相传这是为了加强爸爸与新生婴儿之间的血肉联系,从而确定父权。

仡佬族是古代居住在今贵州一带僚人的后裔。僚人是汉代夜郎国的主体民族之一,宋代以后称为"仡佬"。仡佬族现在大多散居在贵州省,少数分布在广西和云南。

仡佬族由于长期与汉族等兄弟民族杂居,生活习惯比较相似。仡佬族妇女原来穿的短上衣、长统裙、勾尖鞋,在距今八九十年前就少见了。仡佬人以玉米、大米为主食,也吃白面、小米、高梁等,喜欢吃酸辣食物和糯米粑粑。住宅是土筑房、篾编房或石砌房。有的地方还保留着古代僚人的遗俗,姑娘在出嫁前要打掉上腭一两颗犬牙,称为"打牙仡佬"。

仡佬族使用仡佬语,通用汉语文。民间文娱活动有"打花龙"、 "打篾鸡蛋"。花龙用细篾编成小球,内装碎碗片和一两枚铜钱,由两人一组对打。篾鸡蛋比花龙稍大,里面塞满稻草,分两队手送脚踢,沾身算输。

壮族的孪生兄弟布依族
布依族聚居在今贵州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周围。传说,古时有个叫白妹的美丽姑娘,为了躲避大财主苏莽的迫害,和恋人木哥出逃。白妹把白布变成河流,梭子变成小船,向前漂去,苏莽乘坐大船在后面紧迫不舍。漂到黄果树附近,白妹将围腰上的喜鹊尾巴变成剪刀,把河水剪成了两段,后面的苏莽一下子跌进万丈深渊。河水从万丈悬岸上落下,形成了今天美丽壮观的黄果树大瀑布。

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兴义、安顺地区的几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魏晋至唐代,布依族和壮族都被称为"俚僚",后来由于长期分居,形成了两个民族。可以说,布依族是壮族的孪生兄弟。

布依族聚居区风景秀丽,除黄果树瀑布外,还有被誉为"贵州高原之花"的花溪。那里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盛产木棉、剑麻、竹笋、香蕉、黄果以及松衫、青冈等建筑木材。蜡染是布依族珍贵的手工艺品。

布依族男子大多穿多襟短衣或长衫,包蓝色或白底蓝方格头巾。妇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长裤,或套镶花边短褂,或系绣花围腰,也有穿大襟大领短袄,并配蜡染百褶长裙的。在节日里,妇女还戴各种银质首饰。

布依人普遍信奉鬼神,崇拜祖先,也有一些人信俸天主教、基督教。青年男女恋爱与社交自由,盛行"赶表"习俗:未婚男女利用节日、赶场等机会聚集在一起对歌,姑娘如果看中哪个小伙子,就把精心绣制的绣球抛给他,两人再到离会场不远的地方对唱山歌,倾诉衷情。

布依族有本民族语言,1956年创制了拼音布依文。布依族的民歌最具特色,种类繁多,有酒歌、情歌、劳动歌等。每逢婚丧和节日,歌声昼夜不停。铜鼓是历来受布依人珍视的传统乐器,遇隆重节庆才能敲击。

鼓楼村寨有侗族
"吹彻芦笙岁又终,鼓楼围坐话丰年。"鼓楼是侗族村寨中别具一格的建筑物,形似宝塔,是村民聚会、休息和娱乐的地方。各村寨都有鼓楼,有的高达13层,颇为壮观。逢年过节,侗族人民便聚集在鼓楼前的广场上,尽情歌舞。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两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林业。

侗族人大多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村落依山傍水,住房一般用杉树建造大楼,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或堆放杂物。饮食以大米为主,普遍喜食酸辣味,好饮米洒,用油茶待客。

侗族人崇拜祖先,特别尊崇"圣母",许多村寨设有"圣母神坛"、"圣母祠"。

侗族有本民族语言,但无文字,一直通用汉文,1958年创制了拼音侗文。侗族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誉。擅长石木建筑,鼓楼、风雨桥是其建筑的艺术结晶。

使用过"水书"的水族
水族自称"海水",意思是"水
人",明清时代被称为水族。他们主要聚居在贵州省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

水族男女都喜欢穿青、蓝两色服装。男子穿大襟长、短衫,用青布包头。妇女上身穿蓝布大襟无领半长衫,胸前围一块刺有蒺藜花纹的围兜,着青布长裤。妇女布裤四周镶有花边。水族人主食大米,喜食糯米饭、鱼类及烧酒、甜酒。

水历是水族特有的历法,以夏历九月为岁首。从八月底到十月初的四十亥日都是"端"节的日子,水语叫"借端",是水族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节日期间,身穿盛装的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聚集到"端坡"上,观看赛马和各处文娱节目。村村寨寨敲击铜鼓,吹响芦笙,彻夜欢舞。

水族人过去信仰多神,相信万物有灵,奉"六一公"、 "六甲公"为正神,相传是"水书"的创造者。水书是水族的古老雏形文字,约有300多字,多用于宗教活动。过去,青年结婚时,新郎请几位未婚男女代他迎亲,新娘撑伞步行到夫家,当天或次日即返回娘家,一般过半年后才长住夫家。人死后,先给死者设祭堂,歌舞一番,宰杀牲畜,然后择日下葬。

水族有本民族语言,通用汉文。喜爱用诗歌表达思想感情。铜鼓是水族的传统乐器,铜鼓舞和芦笙舞深受广大水族人民钟爱。

长期使用结绳记事的哈尼族
几段打了结的绳子,被哈尼人珍藏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它是主人的账本,记录着借贷、离婚、典当土地等最重要的事情。这种结绳记事的方法,过去长期流行在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哈尼族人民中间。直到1957年,哈尼族才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哀牢山区。他们善造梯田。元江南岸遍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有的高达数百级,从河谷一直延伸到山顶,梯田内还养鱼,堪称哀牢山区的鱼米之乡。

哈尼人喜欢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人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裹头。妇女穿右襟上衣,下穿长裤,胸前挂成串的银饰,头戴圆帽。哈尼人的住宅大多在半山腰,依山势建寨。房屋多为土墙草顶楼房,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堆放杂物,中层住人存粮食,下层关养牲畜。

哈尼人大多信奉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以"龙树"为保护神,每个村寨都有公共龙树,年年祭祀。西双版纳的哈尼族每年还要祭"龙巴门"(即寨门)。青年男女恋爱自由,墨江地区过去还有"踩路"的习俗: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后,由双方老人陪同走上一段路,如路上未遇到兔子、狼等野兽,就算订婚了。人死后通行火葬。

哈尼族民间口头文学十分丰富,创世史诗《奥色密色》是其代表作。 "把乌"是哈尼族特有的乐器,用竹管制成,音色深沉而柔美。流行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冬波嵯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锦绣誉满海内的壮族
壮族人民有歌圩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大家聚集到山坡上,搭起赛歌台,参加唱山歌会的男女青年们先唱"见面歌"、 "迎客歌"。如果一位男青年看中了一位女青年,便向她唱"求歌"或"请歌"。女方答歌之后,双方开始赛歌,互相问答,即兴编词。如果对歌的男女青年相互有了爱慕之心,便退出会场,另相约会。唱过山歌之后,就开始抛绣球、碰彩蛋、抢花炮等娱乐活动。大的歌圩有上万人参加。当地人们以唱山歌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壮族过去有20种称呼,1949年以后统称为僮族,1965年又改为壮族。壮族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过去使用以方块汉字构成的土俗字,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

壮族在两三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瑰丽的文化艺术。壮族的先民在广西左江两岸的峭壁上绘制了大量的崖壁画,其中花山崖一处陡壁上就绘制了1300多个人物,笔画古朴粗犷,画面情绪热烈奔放。从战国时期开始,壮族人就能铸造铜鼓。它既是乐器,又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壮锦是久负盛名的壮族纺织工艺品,独具民族风格,远销国内外。

壮族人喜欢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过去,婚姻大多由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自由。结婚后,新娘返回娘家居住,遇有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时间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常住婆家。这种习俗称为"不落夫家"或"坐家"。

壮族人信仰多神,除祭祀祖先外,最早还膜拜巨石、高山、土地、龙蛇等。唐宋之后,佛教、道教传人。近代以来,又有天主教、基督教传人。中元节、牛魂节等是壮族独有的节日。中元节又称鬼节,每年七月十四日举行,祭祀祖宗和野鬼。牛魂节在春耕以后举行,给牛吃食品和鲜草,为耕牛招魂。

壮族聚居地区多山,大多从事农业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业全面发展,还建立了基础工作,开展对外贸易,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蜡染技艺娴熟的瑶族
闻名中外的蜡染,是瑶族的传统手工艺。早在宋代,瑶族人就能用蓝靛知蕾蜡在白布上染出美丽的花纹。瑶族人特别喜欢用蜡染布做服装、被面、头帕等用品。

瑶族有盘瑶、花篮瑶、过山瑶等不同称呼,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大多住在山区。瑶族有本民族的语言,通用汉语、壮语,一般使用汉文。

瑶族的节日很多,大节日有盘王节、春节、达努节、社王节、清明节等,小节日几乎每月都有。瑶族普遍爱好唱歌,长鼓舞和铜鼓舞是传统的舞蹈。青年男女在节日里,通过歌舞建立感情就可以成家。

瑶族人的服饰样式丰富多彩。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成。男子卜穿对襟无领的短衫,下着长、短裤。广西南丹瑶寨的男子喜穿绣边白裤,因此有"白裤瑶"之称。广东连南瑶族男子喜留发髻,插雉羽,用红布帕包头,十分英武。妇女喜穿无领大襟上衣,下着裙、裤,在服装的袖口、裙边等处装饰桃花、刺绣。瑶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喜欢用银簪、银花、银串珠、弧形银板等配上彩色丝带做头饰,别具风格。少女、未婚或已婚妇女从头饰上就可以区别出来。

瑶族人以玉米、大米、红薯为主食,广西金秀大瑶山产鸟酢,是利用"鸟盆"捕捉候鸟腌制的,味美异常。广西北部的一部分瑶族饮用"打油茶",即以油炒茶叶煎汤,趁热冲泡炒米、炒豆食用,饶有风味。

每月过节的仫佬族
仫佬族几乎每月都有节日。三月初三婆王节(又叫小儿节),各村都要举行祭祀;四月初八牛节,这天要让辛劳一年的耕牛休息;五月初五端午节,大家抬纸船巡行田间驱虫,以保丰收;八月十五后生节,青年男女开展"走坡"社交活动。尤其是每年一小庆、三年一大庆的"依饭节"更是热闹。依饭节在每年立冬以后的"吉日",仫佬族山寨从清晨开始便鼓声咚咚,歌声不断。人们抬着猪羊到祠庙中祭祖,祈求人畜平安。白天看耍狮舞龙,晚上燃起火把看戏。

仫佬族90%左右聚居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宜山、柳城等20多个县、市。仫佬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大多数人兼通汉语,使用汉文。

仫佬族服装爱用青色。妇女在清代时穿筒裙,现在穿大襟衣、长裤,梳辫结髻,戴耳环、手镯、戒指。男子穿对襟衣服。饮食以稻米、玉米、薯类为主,喜吃辣椒和糯米饭,忌食猫、蛇肉。住的多是泥墙瓦顶平房,屋内有烧煤的地炉。

仫佬人善唱山歌。 "走坡"不仅是青年男女的一种社交活动,也是谈情说爱的方式。过去,女方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直到生育后才到夫家居住。

擅长竹编和雕刻的毛南族
心灵手巧的毛南人擅长竹编和雕刻。他们编织的花竹帽,民间称为"毛南帽",又叫"顶卡花",远近行销。毛南族妇女往往戴着它走娘家。他们雕刻的木质假面具形象逼真,刻制的石柱、石碑等均有栩栩如生的龙、凤、麒麟、仙鹤、寿松,显示着毛南族人民的艺术才能。

毛南族自称"阿南",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环江的"三南"(上南、中南、下南)山区。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各种副业。他们饲养的菜牛,远销香港等地。

毛南人的服饰与壮族相似。男女都喜欢穿着蓝色和青色的大襟和对襟衫。妇女穿镶有两道花边的右开襟上衣和滚动裤子,戴手镯等饰品。饮食以大米、玉米为主,喜欢腌制酸肉、酸螺蛳、酸菜。他们多礼好客,见面以兄弟相称,吃饭时不论客人大小,都被邀请与长辈同座,用家里最好的饭菜招待。毛南族村落依山而建,实行同姓同族聚居,通常是十多户的小村庄。住房一般是瓦顶泥墙,分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关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毛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使用汉文。唱歌是毛南族人民最喜爱的文娱活动。男女青年在室外唱的情歌叫做"罗海"歌,在喜庆嫁娶节日唱的祝贺歌叫做"欢",叙述历史故事或祖先传说的叙事歌叫做"排见"。毛南人大多信奉道教,崇拜多种神灵,迷信、禁忌较多。 "分龙节"又叫"五月庙节,是毛南人特有的节日,主要是祭祀神灵和祖先。

生活在"珍珠故乡"的京族
公元15世纪以后,京族从越南陆续迁到中国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区等地,那里素有"珍珠故乡"之称。京族聚居的山头、沥尾、巫头三个小两,历来被称为"京族三岛"。有本民族语言,历史上曾经利用汉字创造:"字哺"(意思是南方的字):现在通用汉文。

京族最隆重的节日是"哈节"(歌节)。每年过哈节时,全村人聚集"哈亭" ,迎神,祭祖,宴饮,娱乐,听哈妹(歌手)吟唱。京族创造的独弦琴音色幽雅动听,引人人胜。京族妇女着菱形遮胸布,外穿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的短上衣,喜戴耳环。男子的上衣长及膝盖,窄袖袒胸,系腰带。现在只有部分老年妇女还保留着原来的装束。京族人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肉食多为鱼、虾。京族人用糯米磨粉煮熟,拌上芝麻,放在火上烤干,制成名叫"风吹"的糍粑,是民族风味食品。

京族人主要从事浅海捕捞渔业,农业、盐业是渔业的补充。现在港湾建立了人工珍珠养殖场,与天然养殖结合,大大增加了珍珠的产量。他们还建筑拦海大坝,使京族三岛与陆地连接起来

编织"西朗卡铺"的土家族
"西朗卡铺"(意为土家铺盖)是土家族人民的两朵艺术鲜花之一。它织工精巧,色彩绚丽,有100多种图案。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编织,长大结婚时,必须有自己亲手编织的花被面。土家人的另一朵艺术之花是摆手舞。它是土家族流行的古老舞蹈,古朴优美,生活气息浓厚,参加表演的可多达千人。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湖北省恩施地区和四川省东部等地。土家族有本民族语言,但是除了酉水流域的人使用土家语外,多数人使用汉语,,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土家族妇女上穿左襟大袖短衣,滚 花边,下着八幅长裙或镶边筒裤,头挽发髻,喜欢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男子穿对襟短衣,多扣子。衣料用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土家族过去有同姓为婚的风气,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叫做"还骨种"。土家人大多信鬼神,崇拜祖先,禁忌很多,如逢戊日不能动土,逢吉日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在唐宋时期,土家人手工生产的溪布、水银、朱砂远近闻名,成为贡品。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鸦片种植泛滥,人民深受毒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土家族地区各项事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生活在"天涯海角"的黎族
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的黎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许多人兼通汉语,1957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

黎族妇女在脑后梳髻,上插用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的发簪,披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胸无扣,下穿无褶织绣花纹的筒裙。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地方妇女的耳环又多又重,从耳根下垂到肩。部分地区的黎民保留着纹面、纹身风俗。男子上穿无领对襟衣服,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檐。黎族人喜欢吃水饭。肉食用水烧或生腌,腌肉掺加火粉、野菜等,酸渍后长期保存。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在五指山区,黎族人住船形房屋,用竹木扎架、茅草盖顶,用藤条或竹做地板。

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传统的民间乐器有鼻箫、口弓、水箫、洞箫等。钱铃双刀舞、打柴舞、舂米舞等舞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黎族从前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流行鸡骨卜、蛋卜。有些地区人死后以独木棺土葬,不筑坟墓,葬后也不再祭扫。

黎族妇女精于纺织,特别擅长木棉纺织。宋末元初,著名的女纺织家黄道婆的高超纺织技术,就是在黎族地区住了40多年学到的。

黎族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除种植稻、薯、玉米等作物外,还盛产:橡, , , 胶。

喜唱"双条落"的畲族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叫盘瓠的男青年自告奋勇地领兵抵抗敌国入侵,很快就打败了敌军。皇帝很赏识他的聪明勇敢,把自己的第三个女儿嫁给了他。盘瓠和公主结婚以后回到山地居住,生下三男一女,老大姓盘,老二姓蓝,老三姓雷,女婿姓钟。他们世代生活在一起,形成了畲族。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户"。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的山区。其中福建、浙江两省最多,占96%。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绝大部分人操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山歌是畲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畲族人不但在节日和喜庆场合唱歌,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山间劳动时,也常以歌当话,互相对答。有些地区每年还定期举行规模盛大的"盘诗会"。唱歌形式除独唱、对唱、齐唱外,还有二声部重唱,叫做"双条落"。 "双条落"是一个歌手先唱两个字或四个字,另一歌手紧接着再唱下去,这是中国民歌演唱中稀有的形式。畲族男子的服饰与当地汉人相同。妇女衣服的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腰间束彩色条带,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妇女把头发盘梳在头顶上成螺旋式或戴筒高帽式发髻。结婚时,妇女戴凤冠,插银簪。

畲族的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一般是几户、几十户聚成村落,有的村落是畲、汉杂居。过去,同一近亲的人为一"房",同房的人住在一起。同姓不婚,一般也不与汉族通婚。

畲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红薯为主。他们编织的"合手巾带"(花腰带)和斗笠很有特色。斗笠是用细竹篾编成,配上彩带明珠,十分美观,是深受妇女喜爱的装饰品。

台湾的土著居民高山族
公元230年,正是三国鼎立时期,吴国的将军卫温率军跨海来到了夷洲(今台湾)。他们发现当地的土著居民分成许多部落,部落中的大事都由全体成员开会决定。更为奇特的是,那里盛行男人嫁到女人家的婚俗。土著居民主要靠渔猎为生,饲养的牲畜不多,所使用的工具都是石制的,如石斧、石锛,用鹿角做矛,青石做箭头。这些土著居民就是今天高山族的先民。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台湾省本岛的山地、东南沿海纵谷平原和兰屿上。由于地区、浯言的差异,内部有阿美人、泰雅、排湾人、雅美人等不同的名称。高山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但各地语言差别较大,没有本民族文字。

高山族的衣服主要用麻布、棉布制成,样式各地不一。一般男子穿披肩、背心、短褂、短裤。有的地区用藤皮或椰树皮制成背心。妇女喜穿短上衣、围裙和自肩上向腋下斜坡的偏衫,在衣服上加刺纹绣,并佩戴用贝壳、兽骨磨成的装饰品。有的地区还有断齿、纹身、黥面的习俗。高山族以社为聚居单位,一般每社有六七十户。各社有许多公有土地,首领民选。他们还保留着原始宗教的信仰和仪式,崇拜精灵,信仰的神有天神、自然神、司理神等,祭祀仪式有农事祭、狩猎祭、渔祭等,占卜方法有鸟卜、梦卜、水占、饭占等。

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有优美的民歌、古谣、神话和传说;乐器有嘴琴、竹笛、鼻箫和弓琴。杵乐是别具民族风格的音乐,妇女环绕石臼舂米;长杵音响铿锵,歌声美妙动人。他们还精于雕刻和绘画。蛇身人首的形象特别受到高山族民间艺术家的垂青。

高山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早稻、粟、黍等。雅美人以捕鱼为主,同时饲养鸡、犬、猪。排湾人主要养牛。他们在高山深谷间用藤、竹搭起无支柱的吊桥、拱桥、溜索桥。阿美人、日月潭邵人挖树为独木舟;兰屿雅美人则用龙骨木板拼成两头高翘的渔船,十分美观。

上一页123下一页
设计开发:时代贝尔信息科技
鄂ICP备11001189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武汉市上生企业策划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