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民俗 >> 精神风俗 
中华民俗
民族大家庭
民族历法
民俗年节
民俗礼俗
称谓风俗
饮食风俗
禁忌风俗
生活风俗
居住风俗
交通风俗
农商风俗
世像风俗
精神风俗
十二生肖
取名讲究
民间吉神
绝技秘法
中医养生
民俗什锦
民俗大观
常用词典

第一章 精神生活起源物质文明,
第一节 生活与诗风

  民间文学作品中还保留了历代劳动人民积累与总结出的大量自然科学知识及社会生活经验。自然知识主要反映在神话、歌谣、谚语、谜语,传说中;社会生活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就发展成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概括与总结,就是哲学。在民间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政治经济学、语言学、民族学的资料,还有许多人民群众的哲学智慧。民间文学的体裁是多样的,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有歌谣、神话、长诗(史诗、叙事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童话、谚语、谜语,歇后语飞寓言、戏曲等等。

(一)劳动与歌谣

  民间歌谣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数千年以来始终延绵不绝,在社会矛盾尖锐和社会变革激烈的形式下,民间歌谣显得十分活跃,积极地参与斗争反映民心民意,为人民鼓,吹呐喊,象社会生活的晴雨表一样灵敏和清晰。民间歌谣是民歌、民谣和儿歌、童谣的总称。在中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歌谣词句简练押韵上口,风格清朗便于传诵。比如:
  1.劳动歌谣--主要指以劳动生活为内容的民歌,包括劳动号子、渔歌、船歌、猎歌、牧歌、樵歌、采茶歌、车水歌、造船歌、脚夫歌、盖房歌、挖土锣鼓歌、舂米歌、夯歌、拉纤歌、插秧歌等等。劳动歌谣产生于劳动中,又应用于劳动中,在劳动中起协调,动作,减轻疲劳、鼓动干劲、活跃气氛、自娱自乐的作用。劳动歌谣在歌谣中产生较早,所以鲁迅先生有"杭育杭育派"之说。劳动是人民群众的主要活动,从而使劳动歌谣丰富多彩,在歌谣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歌谣多以"一唱众合"的形式演唱,既可协调动作,又可显示团结一致的力量。它节奏鲜明、铿锵有力,与劳动节奏相谐相应充满生气和壮美。
  少数民族中比较典型的劳动歌谣有维吾尔族先民的《敕勒默),鄂温克族的《黄羊歌》,达翰尔族与赫哲族的《打雁歌》、《捕 韶歌》等,纳西族的《犁牛歌》,彝族的《种荞歌》、《撵山歌》,哈尼族的《生产凋》,苗族的打杀蜈蚣》、《居诗老》、《则嘎老》(后两首舶题目是传说中当地苗族的祖先名)等,景颇族的《布谷鸟叫耳》,普米族的《放牧歌》,傣族的《栽甘蔗歌》,朝鲜族的《出帆谣》,蒙古族、藏族的各种牧歌等。
  2,生活歌谣--通常指反映人民群众日常劳动生活和家庭生活状况的歌谣。内容与题材非常广泛,多采取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主要包括劳动歌及妇女、儿童、劳工、孤儿、单身汉等歌谣。在少数民族生活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反映劳动者尤其是劳动妇女苦难生活的苦歌,以及反映祖先迁徙奋斗的徙歌。苦歌又称诉苦歌,如少数民族布依族的《苦歌》,仫佬族的《难了难》。苗族、瑶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历尽艰辛苦难。苗族的《跋山涉水》,读来使人回肠荡气。门巴族的《萨玛·流浪》歌,珞巴族的《游子远行》,彝族的《惟有歌声才是自己,的》、《女儿到了奴隶主家》,哈尼族的《哭婚调》,侗族的《岩洞祖宗迁徙歌》,鄂伦春族的《小朋友》《儿歌》,纳西族的《大龙王,下大雨》,赫哲族的摇篮,曲《白本出》等等都各生活歌谣。
  3.习俗歌谣--笼统来讲应包括生活礼仪习俗和信仰习俗方面的歌谣,稍具体点说应包括婚、丧、嫁、娶,迎客送行,祭祀,敬神、祝福祈愿等方面的仪式、习俗和活动中的歌。类歌谣与群众的精神生活较为密切,有联络感情、加强民族聚合力的作用,往往被群众当作是民族特点的生动表现。例如过去东北地区的满、赫哲、鄂伦春、鄂温克族及内蒙古的达翰族和蒙古族,因信仰萨满教而有萨满调、跳神曲等萨满祭歌,以满语演唱的此类祭歌就有70余种。
  少数民族中满族的《神歌》,蒙古族的《参天树》,壮族的《蚂虫另歌》,纳西族的《六畜神找到了》、《祭山神》,彝族的叫魂歌》,云南一些少数民族的《祭火神》、《祭锅庄》、《祭树神》、《敬竹词》等都是祭祀歌;壮族在婚礼中先后有祝愿歌、媳妇歌、槟榔歌、寨歌、哭嫁歌、拦门歌、敬茶歌、敬酒歌、敬菜歌、筛鞋歌、十说亲歌、送别歌等,苗族有《开亲歌》、《由嫁男到嫁女歌》、《分支开亲歌》等。不少民族有哭婚歌,仫佬族有《新娘哭怨歌》,傣族有《配偶婚》歌,珞巴族有《出嫁歌》,独龙族有《劝嫁歌》锡伯族有《沙林舞春》婚俗歌。普米族的婚歌包括《出嫁歌》、《开门歌》、《宴席歌》、《聚会歌》、《闭门歌》等10多种。蒙古族在婚礼过程中亦有一整套礼仪歌伴随。如此等等,都属于婚歌。除此之外丧礼歌、敬酒歌、生产习俗歌、赞美家乡自然环境和风物的习俗歌也广泛流行。
  4,情歌欹谣--是有关男女爱情的民歌。主要内,容是抒发青年男女相思相恋的情怀,表达对对方的歌颂赞美,宣扬对纯真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与反抗。从数量上来说此类作品在民歌中,占的比重最大;从内容上来说,随着时代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这与很多民族有相应的群众性恋爱集会、节日活动是分不开的。一般情歌可分为初识歌、结交歌、赞美歌、相思歌。若好事多磨,就有苦情歌、起誓歌、反抗歌、逃婚歌等。这类歌大量存在于南方民族的青年社交聚会中与西北地区的"花儿"中。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情歌,年轻人以自己的热情培育和传扬着它们。例如赫哲族有《河边情歌》、《表情》、《相会情歌》、《思夫》、《送行》、《迎归》、《盼情郎》等;朝鲜族情歌《阿里郎》有30多.种不同"版本",其中许多是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异文;哈萨克族的不要惊动草里的羊》,柯尔克孜族的肛自俩能否像针线》,塔吉克,族的《相思苦煎熬着我的心》,裕固族的《妹妹永在阿哥的心间》,回族的《小妹十七我十八》,东乡族的《青石栏杆玉石的桥》,侗族.的〈勤快厚道的人我追求》,壮族的《好妹恋哥不用钱》,毛南族的《一路高飞一路歌》,黎族的《起誓歌》,水族的《梦见你对我微笑》,高山族的《男妇会饮应对答歌》等等都是很典型的情歌。
  5.时政歌谣--是指劳动人民有感到切身的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往往反映群众对某些政治措施、政治事件、政治人物以及与此有关的政治形势的认识和态度,同时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政治理想和为之奋斗的精神。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统治时期得到发展--题材更广泛,主题更深刻,艺术风格更完美。例如柯尔克孜的《牧羊人的怨歌》,撒拉族的《撒拉反》,东 乡族的《吃的是羊肉面片子》,陕西回族的《长毛到渭南》,西北花儿中的回族歌谣《不死就是这个闹法》,布依族的朋巴了肚肠烂心肝》,《百姓就要起来反抗》,壮族的《暗里杀人不用刀》,侗族的《勉王起兵又重来》(歌颂明代农民起义领袖吴勉的),仫佬族的《八寨赵金龙》(赵金龙是清代广西八寨瑶民起义领袖)等等都是歌颂革命斗争和反抗精神的时政歌。


(二)神话与艺术
  民间神话主要是指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关于神的故事。它是以艺术创作方式和主观幻想的形式反映远古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类的社会生活。神话的内容具有神奇、神秘和荒诞不经的特点,但却都是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生活和思想的曲折反映。或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中的神,起初只是肢就硬起来,她的胸脯开始被包围在柔软的树皮中,她的头发变成了叶子,她的脸变成浓荫……最后变成一棵美丽的桂树。缅甸的《婧》则讲了一个连续软化的故事:母亲掉进大海,变为一只大海龟,海龟被打死埋人土中,长出一株芒果树,树被砍掉飞出一只杜鹃鸟;女儿当上皇后变成翡翠鸟,鸟被打死埋掉,长出木瓜树,树里又走出原来的皇后。此外英国有白蝴蝶变美人的故事,挪威有白熊变王子的故事,北美有星星变姑娘的故事,婆罗洲土人有蜂变女人的故事等等。
  1.创世神话--是关于开天辟地、宇宙形成、人类起源、万物起源的神话。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多以口头韵文史诗的形式保存下来,而北方的则多以神话故事形式传承。开天辟地类神话,比如壮族的《姆六甲》,布依族的《翁杰造天地》,说由"混沌物"产生"神蛋",再由"神蛋"产生天、地、人"三界";白族神话《创世纪》、满族神话《天宫大战》、瑶族神话《密洛陀》,纳西族的《创世纪》、拉祜族的《牡帕密帕》、傈僳族的《木布伯捏地球》、傣族的《英叭开天辟地》、畲族的《高辛与龙王》、哈萨克族的《迦萨甘创世》等,都说是某个或某几个神创造了天、地、万物:彝族神话《勒俄特依》和蒙古族神话《麦德尔创世》,说是女神的某种活动造成天地分开;苗族古歌分"开天壁地"、"造天地万物"、"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日造月"等部分,传说一群巨人和巨鸟造了天与地旷。
  2.自然神话--是解释自然界现象及其变化的神话,范围广数量大。这类神话,大致可分为物种起源、风雪雷电、自然规律等几项内容。物种起源讲谷物及火的来源的较多;风雪雷电 各有神司;自然规律讲日月星辰运行日蚀月蚀、水为何东流等。京族神话《海龙王的赏赐》解释水族动物防身本领的来历;蒙古族神话《日蚀月蚀》说,九头魔王一次次想吞食日、月,但消化不了只得一次次吐出来。
  3.征服自然神话--表现了原始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理想与气魄,反映出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射日神话较普遍,布朗族的《顾米亚》,瑶族的《格怀射日月》,高山族、傈僳族,的英雄射日月神话,蒙古族的《乌思射太阳》,满族的《三音贝子),是射多余的太阳或套毒日头的神话。战胜洪水、雪妖、妖 :魔、旱灾的神话亦很丰富。
  4.远古生活神话--主要涉及风习、信仰、迁徙、氏族复仇和部落战争等。例如高山族的《同姓互婚的悲剧》,说的是神惩罚违规者。塔吉克的《两个宝箱》,说的是神严惩说谎的部落。,迁徙神话有侗族的《祖公上河》、壮族的《祖先神树》、苗族的《沿河西迁》等等……

(三)民风与史诗
  主要是指以历史为题材的长篇叙事诗多以韵文写成,也有散韵相间体。一般认为最早的史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在神话传说、歌谣、谚语等民间文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广义的史诗包括神话史诗、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狭义的史诗专指英雄史诗。我们这里其广义。
  1.英雄史诗--产生于原始社会解体到奴隶制确立的动荡时代,因而塑造了历史巨变中各民族理想中的英雄人物。我国少数民族的英雄史诗数量多,成就高,分布广。其中最著名的有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格斯尔传》、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这几部史诗都长达十几万行乃至一百几十万行,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亦属鲜见。另外赫哲族的《满斗莫日根》和《安徒莫日根》、达斡尔族的《阿拉坦噶乐布尔特》、维吾尔族的《乌古斯传》、鄂伦春族的《英雄格帕欠》、纳西族的《黑白之 战》、傣族的《厘俸》、壮族的《莫一大王》等,都是较有名的史诗作品。
  2.创世史诗--假若说我国北方民族的史诗主要是英雄史诗的话,那么南方民族的史诗则以创世史诗为典型。创世史诗的内容与创世神话相同。我国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主要有苗族的《苗族西歌》,瑶族的《密洛陀》,畲族的《盘瓠王歌》(又名《高皇歌》),彝族的《葛梅》和《查姆》等,纳西族的《崇班图》(又称《创世纪》),壮族的《姆六甲》、《布伯》、《91Z正射太阳》\《布洛陀》等,佤族的《西岗里》,哈尼族的《奥色密色》,布依族的<赛胡细妹造人烟》,侗族的《侗族的祖先哪里来》,傣族的《变扎戛帕》,黎族的《姐弟俩》,水族的《开天立地》,土家族的《摆手歌》,景颇族的《穆脑斋瓦》,拉祜族的《牡帕密帕》,白族的《开天辟地歌》,阿昌族的《遮帕麻和庶米麻》等。
  3.叙事长诗--是民间长诗的一种是区别于史诗(一般都是长诗)和抒情长诗采说的。我国少数民族的叙事长诗主要有两个题材,一是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重大事件,二是爱情和婚姻。反映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叙事长诗有蒙古族的《嘎达梅林》、苗族的《张秀眉之歌》、土族的《祁家延西》等。反映爱情与婚姻的叙事长诗有:彝族的《阿诗玛》,傣族的《娥并与桑洛》、《叶罕佐与冒弄央》、《相秀》,苗族的《娘阿莎》,侗族舶《珠郎与娘美》,土家族的《锦鸡》,回族的《马五哥与尕豆妹》,土族的《拉布仁与琪门索》,裕固族的《黄黛琛》、《萨那玛可》,白族的《青姑娘》,维吾尔族的《艾里甫--赛乃姆》,傈僳族的《逃婚调》等。少数民族叙事长诗的篇名是难于一千列出的,数量很大,仅傣族的叙事长诗就有数百行……

第二节 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
(一)汉族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个门类,它是从神话脱胎而来,但不是以幻想的形象和故事情节来构成故事,而是以客观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地方风物为根据。虽然在民间传说中有幻想的成分和附合的情节,但在本质.上是真实的,它反映了人民的历史观和爱憎情感。
  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流传在汉民族中间的"四大传说"宛如四株生命旺盛的千年古树,那枝叶繁茂的顶冠,显示出时代的风貌,那年轮重重的躯干,隐含了历史的信息,那盘错伸延的根须,又牵连着文化的深层。从这一特定的角度来说,它们构成一组民族文化宝贵的"活化石"。源远流长家喻户晓的"四大传说"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人们又将它们与中华民间传统民俗节庆括动系起采,从而增添了新的奇妙意境,使人感到更为真实可信。节日风俗由于有了这绚丽传说的附会,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令人难忘
1.《牛郎织女》与乞巧节
  农历的七月初七,民间叫做"七巧节",习俗也称"乞巧"姑娘节。相传每天这一天的夜晚,被王母娘娘隔在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诉说衷肠。因为织女是天宫有名的巧女,人间的妇女便趁她离开天宫与牛郎相会的时候,向她献上水果凤仙女乞求智巧,或是询问自己将来巧笨的命运。乞巧卜巧的做法,各地不一多种多样。有的地方一到"七夕"这一天姑娘媳妇们聚在 一起结彩楼,穿针线乞巧;有的地方姑娘们把一碗河水井水掺合成的"鸳鸯水"放在日光下,轮流用一枚绣针投在水面上,看水底针影形状来判断自己巧不巧;有的地方是捉一只蜘蛛放在小盒里,看它结出网来推卜自己的灵巧性;有的地方采取"生巧芽"的办法,即用豌豆和绿豆生豆芽,依其鲜嫩、可爱的程度来测定手巧与否;也有的地方在这天夜里供上瓜果,在朦胧的月光下比穿针或呈奉自己平日所做的女红,向织女乞巧;还有的地方等到夜深人静时,躲在葡萄树下或瓜田里顷听牛郎织女的窃窃细语,以听到者为得巧。唐人祖咏的《七夕》有诗:"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白试看看";宋人钱惟演的《戊申年七夕》有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民间歌谣:"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中盖。七月七日摘下来,姐姐妹妹照影来。又像花,又像花,看谁心灵手儿快……"等等描写的就是这一天女子乞巧的生动景象。乞巧的做法各地虽有不同,但主要内容都是围绕向织女求织布缝纫操持家务的灵巧。
  围绕乞巧又有生花盆种谷板、造明星酒、造煎饼、祭机杼、曝经书、曝革裘等习俗。这儿的"曝经书"、"曝革裘"与六月初六晒衣物习俗截然不同。它不是把"经书"、"革裘"放在阳光下,使之承"日精",以求杀菌防虫,而是将它们置于月下受"月华",接"仙气";以乞天人沟通。人们认为经月光照耀过的"经书""革裘"便占有了仙气,借此男人可以更聪明,文章写得更漂亮,官运更亨通;妇女不仅能够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而且会更娇媚多姿,讨男人的欢喜。与此同时乞巧棚、乞巧市、乞巧果、乞巧厢、乞巧图等应运而生,应时而作。由乞巧引申开来的还有乞聪明、乞富贵、乞美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岁,乞我姐妹千万年。历史上"乞巧"之俗,不仅在劳动人民中流行,就连上层社会,甚至统治阶级的宫廷中也有此举。如《舆地志》记载:"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匆登之穿针,谓之穿针楼。"《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宫中七夕,以锦彩结楼殿,高百丈,可容数十人,陈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穿针乞巧,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皆效之。"足见此俗普及之广和广大女性对智慧才能追求之强烈。七巧除乞女红的技巧,也有乞婚姻巧配的。那一晚上至皇帝贵妃,下至贬夫奴婢,都有对星空祈祷自己美满姻缘的。如粤皖地区有所谓七夕姐妹行七人,组织乞巧会,取苎麻织成七尺长的布一幅,各剪一尺以遮目视牛女双星,以所见景象而卜终身好歹之说……
  "七夕乞巧"作为一种流布广泛的习俗活动深深地影口向着文, 学,成为文人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仅《全唐诗》中以《七夕》为题为明确涉及牛郎织女的,就有54位作者,82首诗歌。如果连句提到"七夕"的诗作也计算人内,则作者达72位之多诗篇逾百首。这些诗篇和其他有关的文学创作又反过来使这一习俗得到强化和更广泛久远的传播。"七夕"习俗最早起于何时?据晋人葛洪所撰专记西汉京城遗闻佚事的《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直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可以得知它的产生至少当在西汉初期或者还要早:-些。从时间上看这同《牛郎织女》传说的形成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但早期的文字记载中尚未发现二者结合的叙述。我们姑且认为它们的结合是后来的事情。不过从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来看它们的结合也是相当早,的,很可能是在魏晋时期乃至汉代。书中写道: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孑L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乞巧"习俗为什么会盛行一时,并与《牛郎织女》传说相联系呢?至少有三种原因--首先是经济原因。自秦汉以来我国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导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中,在 这种经济状况下,纺织成为广大妇女的必修课,她们渴望在经济生产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就是"乞巧"习俗的萌生、盛行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其次传说中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也有的说是女儿),她心灵手巧尤其善织,能用二双灵巧韵手织出五彩缤纷的云朵。想获得灵巧的姑娘们当然十分自然地把织女当成自己崇敬的榜样,向她乞巧。民间百姓津津乐道的《牛郎织女》传说所表现的牛郎与织女的真挚爱情,特别是男耕女织,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正充分反映了广大民众,特别是妇女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追求。这也可能作为一种心理因素促 成了节日与传说的结合。

2.《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双蝶节
  民间传说中双双"化碟"情节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形成的初期原是没有的。自从这个情节出现之后,不论故事如何流传变异,它都被保留着。关于"化碟"的缘由,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裙化碟"之说,如清初浙江忠和刻本的长篇叙事民歌《梁山伯歌》中说,粱山伯墓开后,"英台闯入不见人,单单只想成(剩)条裙,轿夫媒人两杀开,马洪起(气)得口目呆。条条罗裙扯碎了,双双蝴蝶上天台"。一是"魂化碟"一说法更为普遍。弹词《新编金蝴蝶传》这样写祝英台轿过梁山伯坟:豁达一声坟塘裂,鬼哭神嚎好怕人,只见英台新娘子,将身跳人裂中存……地裂全无痕迹然,只见花碟满丘坟。白衣黑点梁山伯、白点黄衣九姐身。却是二人魂变化飞来飞去共相亲。
  一般来看传说中确认梁山伯祝英台死后是化为蝴蝶了。而浙江鄞县梁祝墓和宜兴祝英台读书处也实多蝴蝶。徐树丕《识小录》中说是因梁山伯"庙前有橘二株相抱,花蝴蝶橘虫所化也;妇孺以梁称之"。可能正是多碟的事实和传说的结合,促成了"双碟节"的形成。相传自祝英台"祭坟化蝶"之后,每年早春三月桃李开花放香之时,在宜兴祝英台和梁山伯读书的善卷洞碧藓庵附近,就有一对对彩色大蝴蝶翩翩起舞穿花栖草,追逐嬉戏,形影不离。宋人薛季宣《游祝陵善权洞诗》就有"蝶舞凝山魄,花开想玉颜"句,人们认为这彩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精魂所幻化。当地的民众为纪念这对因为争取自由婚姻而献出生命的青年男女,把碧藓庵命名为"英台读书处",建起了"祝陵"并把农历三月一日(传说是英台的生日)定为"双蝶节"。清代史承豫《荆南竹枝词》:"读书人去剩荒台,岁岁春风长野苔;山上桃花红似火,双双蝴蝶又飞来。"描绘的就是这,一年一度"双蝶节"的景象。
  在我国民间风俗中,历来喜欢以鸳鸯、鸿雁、蝴蝶等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和象征永不分离的情侣。这也许就是梁祝化碟的社会心理动因。正是这一原因民间文学作品中凡爱情悲剧的结尾,常常"不是化作草木而交柯,就是变成鸳鸯而交颈"的模式。如著名爱情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最后赞誉焦仲卿与妻子刘兰芝的真诚爱情就是这样写的:"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不难理解让在世相爱而不能结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化为双双相伴的彩蝶,正是人们同情他们的遭遇,弥补自己心灵上的遗恨的一种绝妙的幻想,由传说而产生的"双蝶节"自然也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有关的,还有浙江宁波一带盛行的游梁山伯庙的习俗。据说热恋或新婚的男女只要到梁山伯庙一游就能相亲相爱白头偕老。所以当地流行着"梁山伯庙一到,夫妻同到老"的俗谚。还有的是到祝英台庵去求称心伴侣。每年新年的时候梁山伯庵就烧一大锅菜汤,青年男女都要争抢着来喝上一碗,据说谁喝到这碗汤,谁就会找到称心如意的心上人旷。

3.《孟姜女》和寒衣节
  北方民间曾把农历十月初一称为"寒衣节"。每年这一天妇女们都要亲手缝制新寒衣,送给远方的亲人。如果亲人已经作 古就用纸剪制寒衣,到坟头上去挂起采,祭祀一番然后烧掉;有的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有的还要包些食品,祭祀后一起烧掉,表示让死者有吃有穿。明刘侗在《帝京景物略)"考场"条中记叙的是给作古者送寒衣的情景: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织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刊印的《帝京岁时纪胜》中"十月"第一条即"送寒衣"里说:十月朔盂冬时享宗庙,颁宪书乃国之大典。土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议。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此后满族作者富蔡敦崇著的《燕京岁时记》有记载: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扫之候,俗谓之送寒衣。按北京岁华记,十月朔上坟如中元祭,用豆泥骨朵。豆泥骨朵乃元人语,今不知为何物矣。可见此俗在很久的一段时间内曾是十分普遍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习俗氛围里,传说自然会将集中反映民众心理的内容编织进去。孟姜女送寒衣的情节,很可能就是从民间寒衣节习俗生发而来的。由于有着如此深厚的民间习俗基础,讲来也就十分动人。如山西民间唱词就生动地展现了孟姜女满怀深情细针密缝为丈夫赶做寒衣的情景:孟姜女手摇纺线车,日日夜夜把线纺;孟姜女脚踩织布机,辛辛苦苦织布忙;孟姜女用尺细细量,剪刀裁衣沙沙响;孟姜女巧手操丝棉,熨熨贴贴衣内装;孟姜女穿针又引线,紧紧张张缝衣裳;裹寒衣;装干粮,要送给丈夫万喜良。
  给已故亲人"送寒衣"的习俗在传说中也得到反映。有的传说讲孟姜女带着亲手制作的寒衣来到长城脚下,听到的却是丈夫早在一年前就累死,并被埋在城下的消息。她禁不住放声痛哭,一下子把长城哭倒了八百里,露出了一片白花花的尸骨。那 么多惨死的白骨中,究竟哪一具是自己的丈夫呢?一位老人告诉她只要把寒衣烧掉,那灰飞到哪具尸骨上,那具就是自己的亲人。孟姜女按老人说的做了,在寒衣灰飘落的一具尸骨上找到了亡夫。
  有的传说讲:孟姜女找到万喜良尸骨以后,便把尸骨包在寒衣里,哭着说万郎灵魂显一显,妻送寒衣长城边,活着未穿我做的棉,死后也要万郎骨头暖……万喜良听后显灵并对孟姜女说:活人吃饭又穿衣,死鬼穿不得活人衣,盂姜女啊孟姜女,忠贤大德世罕稀;若要丈夫穿寒衣,火中点燃我领起。孟姜女听后便用火把寒衣点着烧成灰烬,祈祷丈夫采领。很显然习俗成分的加入,不仅使传说的情节更为曲折丰富,而且使民众感到亲切更能牵动人心。

4.《白蛇传》和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民间普遍举行的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也叫做"端五"或"重五"。"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朝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者初也。每月里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农历五月的别名,称为:午月",所以"端五"也就专指五月初五了。由于"五"与"午"同音,这样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节"。据史书记载古代过端午节,民间有喝雄黄酒、挂香袋、门上悬艾和菖蒲、吃粽子、划龙船等习俗。这 些习俗大致有两种涵义。一种是纪念的意义。有的说是纪念介子推,有的说是纪念伍子胥,还有的说是纪念孝女曹娥,但是流传最广最有影响的说法是悼念楚国三闾大夫屈原。
  传说战国时候的楚怀王因为不接受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反而对秦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后成了秦国的俘虏客死于秦。这消息使屈原悲愤欲绝,于是寄希望于顷襄王。谁知顷襄王宠信*佞,将屈原削职放逐,秦国趁机入侵楚国。屈原眼看祖国被侵,而自己无力报国救国忧心如焚,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以生命谱写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渔民们纷纷用船去江中打捞,可总不见屈原的身影。于是人们就把粽子、鸡蛋等食物投往江里,说是让鱼虾等水族吃个饱,可以不去吃屈原的尸身。有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药晕蛟龙水兽可以不伤害屈大夫。
  另一种是祛病禳灾的意义。有一种说法认为端午原为巫节,各种习俗活动目的在祛病除邪。如《荆楚岁时记》里说:"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蹋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又如《清嘉录》卷五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再如江南端午素有有吃"五黄"--即黄鱼、黄鳝、黄瓜、蛋黄、雄黄酒和癞蛤蟆(青蛙)的食俗,也是为了祛病除邪。以角黍投江,最早可能也是作为向鬼魅作敬献的举动。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一文指出,"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将各种食物扔往水中是对图腾神的敬献,在水面鼓声中嬉龙舟无疑是一种娱神的表现。
  上述几种涵义中都认为雄黄酒具有破毒祛邪的作用,这说明,人们对此是确信不移的。正是这一点为《白蛇传》中"端阳惊变"的情节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样白娘子饮雄黄酒后,浑身发热,头昏目眩,显出原形就变得真实可信。由于《白蛇传》的广泛传播,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也更加深入人心。比如吃"五黄"时其他四黄的时令食物如缺一样也不十分计较,惟独雄黄酒必不可少。成人中不管男女也不管平时是否会喝酒,都得饮一点,哪怕是象征性的沾一下唇。对小孩除了用酒在他们的邱堂上写一个鲜艳醒目的"王"字外,有的还要在耳孔周围抹上一圈。现在端午节调雄黄酒也是只外用而不入口。
  同《白蛇传》有关的还有江南端午吃癞蛤蟆的习俗。民间传说吃癞蛤蟆可以消除内火,夏天不生痱子和疮疖。使吃癞蛤蟆的习俗同《白蛇传》传说发生关联,不能不认为这是人们利用此俗来发泄对法海的仇恨。有的传说讲法海原是个癞蛤蟆,与白蛇在一起修炼。后来白蛇抢吃了癞蛤蟆修炼的仙丹,增加了法力成精为人,癞蛤蟆怀恨在心,就变成法海,处处刁难白娘子在江南特别是杭州一带,旧时还盛行端午日观看《白蛇传》戏文和游雷峰塔的习俗。<白蛇传》戏文平日虽也上演,但端午那日却成为非演不可的所谓"法定"剧目。以前有的班子还动用真蛇上台,以增加气氛招徕观众。由于同节日习俗相融合,这出戏尽管早为大家所熟,但人们仍百看不厌。
  雷峰塔位于杭州净慈寺前面的夕照山上。据传在塔倒之前,每逢端午,人们蜂拥而至塔前。有的专程从外地赶来,在这里相互传扬着白娘子的故事,不仅为她抛洒一掬同情之泪,还要挖块塔砖带回去;有的说此砖内具有白娘子的灵气,得此砖能避邪镇恶。更多的说法是多挖砖,塔能快些倒掉,这样白娘子就可早日出头。鲁迅先生就曾说起他幼年时惟一的愿望就是这雷峰塔赶快倒掉。民间咒来诅去的,雷峰塔终于1924年农历八月廿四的下午完全倒坍。从此西湖十景少了一景,从此游雷峰塔的风俗也渐渐消失,如今仅留址供人们寻觅。邓拓先生早先有《望霄峰》诗写道--映波桥上望雷锋,千古奇情有新钟。莫怪世人 倾此塔,不教佛道逞凶锋……

上一页1234下一页
设计开发:时代贝尔信息科技
鄂ICP备11001189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武汉市上生企业策划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