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民俗 >> 民俗年节 
中华民俗
民族大家庭
民族历法
民俗年节
民俗礼俗
称谓风俗
饮食风俗
禁忌风俗
生活风俗
居住风俗
交通风俗
农商风俗
世像风俗
精神风俗
十二生肖
取名讲究
民间吉神
绝技秘法
中医养生
民俗什锦
民俗大观
常用词典

中国传统节日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在渊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瑰丽的传说,美妙的故事,长久以来,有些相沿成俗,演变为节日。我们从中选摘了一些富有典型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节日庆典,以与读者共享中华大家庭的节日欢乐,同时,我们还采撷了节气节令这朵小花,奉送读者一些与节日生活、文化生活和生产生活相关的简略知识。

春节的由来(元旦节)
  我国人民欢度元旦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传说那时有一个叫尧的天子。为黎民百姓做了许多好事,非常受人爱戴。但她儿子不太成器。尧帝考虑只有把“天子”的位置传给品德好且有才干的人,才能当好百姓的首领。后来他发现一位叫舜的人能担任“天子”,便不分亲疏地让位给舜。舜接天子位,继承了尧的事业,并干得很出色。尧非常高兴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交好,我死后也安心闭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了治水有功的禹。不久尧死了,舜非常感激尧帝对自己的信赖和重托以以及对平民百姓的关心和爱护。便选定一个日子,每年都带领部下祭告天地和先帝。同时,舜在位时,事事都像尧帝一样。时时为百姓着想,处处为黎民办事,也十分受人爱戴。人民为了纪念舜,就把舜帝祭告天地和先帝的那天。太阳从地平线升起,象征一日开始。太阳是日,地平线象“一”于是便组成“日”和“一”的象形字“旦”。元为年之始,旦为日之晨。人们就把这天作为一年之首,称正月初一日为元旦,成为新开始的第一天。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共同的佳节——春节。中国民间这种过春节的习惯,大抵是从原始社会的“腊祭”演变而来的。先民辛勤劳动一年,在岁末年初之交,便以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之赐予。这就是“腊祭”。“腊祭”期间,人们不干活,聚饮联欢,歌舞戏耍。年复一年,岁皆一岁,“腊祭”从不间断,形成了民间的“春节”习俗。
  影和漏水记时的方法,定准二分(春分和秋分)、二至(夏至和冬至)。当时的节令官阿衡不学无术,而对万年定准了节令深怀妒心,派人刺杀万年,此事败露后阿衡被处极刑。万年经过多年的潜心观察,精心推算,定准太阳历时已是满头白发。天子为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至今,人们称春节为“年”,过年挂寿星图,据说就是为纪念德高望重 的万年。这个传说故事,反映了我国先民早期的观象授时的事实,说明我国早在史就能制定节候了。
  春节的称呼 春节又称"过年"或"年"。古文中,"年"是果实谷穗丰收之形象,表示是谷物成熟的意思。可见"年"最初是预祝丰收喜庆日子,以后逐渐成为岁的代称。春节在农历腊月三十日,时针移过半夜十二点(子时)时到来。过去春节还叫做"元旦"、"正旦"、"正朝"、"新正"、"新春"、"新年"、"元辰"、"元日"、"元朔"、"朔日"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正式以公历记年,于是将一月一日称为新年、元旦,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俗称"年初一"。
  春节习俗 扫尘。甲骨文里扫写作"妇",是女子持帚作洒扫形。我国民间有"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一说n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拆洗被褥,清洁家具,进行卫生大扫除,清清洁洁迎新春。过"掸尘扫房子"的习俗民间还有一趣闻:
  相传尧舜时代,五皇大帝派三尸神常住人间以掌握凡人情况,并要他将犯了天条触怒五帝的凡人姓名一一记在墙壁上,等到年三十,派天兵天将下凡抓杀。灶神爷为搭救凡人,嘱咐凡人在腊月二十四这天天亮之前,将各处墙壁掸得一尘不染,使天兵天将一人也抓不到。此后,每年腊月二十四,民间都要掸尘、扫地、沐浴,干干净净过春节。
  这个传说,反映了我国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对于驱除疾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挂年画 年画最早出现于尧舜时代,以门画(门神)起源最早。两汉时已广传于民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夜不能寐,只要一到天黑,就觉寝宫门外有鬼魅呼号,大将秦叔宝、尉迟恭敬请为其夜间把门,自此太宗睡得安安稳稳。后太宗将两位大将之画像贴于宫门驱鬼避邪,是谓门神。民间还有贴钟馗像、四美图等。新中国成立后,年画制作方式多样,形式异彩纷呈,内容多以反映人民日新月异的生活为主。各地独具风格幼年画,已遍及城市乡村。
  贴春联 "春联"又叫对联、门对。古时有"桃符"、"门贴"之称。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字数一般在三字以上,多到一千多字不等。上下两联必须相等,内容上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这实际上是对联。创作时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当、平仄相协。如:莺歌花更红,燕舞春又归。
  贴剪纸 剪纸也叫"宫花",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起源于织绣。在我国,剪纸遍及广大农村。江苏的扬州、广东的佛山、潮州、安徽的阜阳等地都以剪纸著称,并风格各异。北方粗壮、浑厚,南方则纤细、秀丽。剪纸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人物、花鸟、虫鱼、兽类、戏曲故事、图案花纹等,无所不有。方法有剪有刻。 放鞭炮 放爆竹庆贺春节,也是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习俗。爆竹的原意为炼惮和驱逐恶鬼。唐代有装硝爆竹,以驱散山岗瘴气,减退当时流行的瘟疫。至宋,便改为纸制和火药的爆竹了。爆竹种类繁多,式样各异。中国人在喜庆的日子里特别喜爱放爆竹以示庆贺。现在春节期间,放烟火的也多,但作为中国的特产,燃放爆竹增添节日气氛的习俗,仍遍布大街小巷。
  守 岁 西晋周处《冈土记》上说"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日守岁",是据今最早关于除夕守岁的记载。在这"一夜连双岁,五理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大家围炉而坐,欢聚一堂,回顾已逝的日子,展望希 望的未来,充满欢乐祥和。自1984年中央电视台创办第一期春节联欢晚会以来,我国人民在电视节目中欢度春节,迎年守岁的习俗正悄然形成,这表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都已有了相当的提高。守岁的内容又添新的丰采。
  拜 年 从正月初一开始,"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访戚友,或者遣子并代贺,谓之拜年"(紫荆《梵天庐丛录》)。拜年,是我国民间流传广泛的春节习俗,也是人们交流思想、联络情感、相互沟通、增强团结、商议工作的一种手段,反映出我国人民尊长谦逊的传统美德。拜年方式多种多样:或登门拜访,或叩拜长者等,现在还时兴贺年片、电话拜年。
  包饺子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起于明代。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盛行的--种过年方式。春节饺子要在除夕晚上包成,子时(半夜十二点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伊始,取"交子"之意,"交"、"饺"谐音,故称"饺子"。有人还将饺子里面包上硬币,吃到的人被认定要交好运。与北方人相反,在正月初一这天,南方人则开始吃汤圆。
  舞狮子 舞狮子本是我国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起源于三国,盛行于南北朝。而舞狮子作为春节期间的庆典还有一个传说。据说明朝初年.厂东佛山一带出现怪兽,人们做成若干头狮子模样,涂上各种色彩,鸣锣击鼓,奋舞群狮,吓跑怪兽。乡民以为竹狮,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征兆。以后每逢春节,就打锣敲鼓舞狮拜年,以示消灾和吉祥。后来成了我国传统的春节习俗。
  耍龙灯 又叫"龙灯舞"(见图)。"舞龙"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在汉代时就已普遍。舞龙成为春节习俗,相传是龙播雨的故事。战国时,金角老龙播错了雨,大雨淹死百姓,被玉帝问罪贬斥,老龙王为将功赎罪,就在每年新春之际,登门拜访百姓,许诺来年风调雨顺,人们据此创造了龙灯舞,以示制服龙王,表达欢快心理,便在春节期间各自舞演,增添节日气氛。
  逛花市 花市,又称年宵花市、除夕花市,是广州特有的大型民间节日。从春节前的一个月,人们就纷纷准备,郊外城区到处都是串串鲜花。除夕之夜,花市进入高潮,花市上各色鲜花,争奇斗艳,香气袭人。这是广州人独有的报春第一花,为我国的春节传统佳节又添一支奇葩。
  冰灯节 哈尔滨人民的节日。时值农历正月十五,但冰灯作为观赏艺术品,亦有上千年历史。正式定为节日,始于1963年。此间举办冰灯游园会,各式冰灯、冰雕、冰建筑交相辉映,争奇斗艳,气象万千。与广州花市争相呼应,成为我国春节南北的两大奇观。两节日期间,常有各处贸易洽谈会举行,又成为我国经济贸易的自然桥梁。

元宵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宵",元宵节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在这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家家户户亲人团聚共度佳节。由于这夜有张灯看灯的习俗,元宵节又叫做灯节。元宵节的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有正月十五观灯赏月的风俗。最初是为了祭祀太阳神,当时称之为"东皇太一"或"东君"。元宵节作为一个民间节日起源于汉代。据传说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一度篡权。吕后死后一心保汉的周勃、陈平等人,协力扫除诸吕拥刘恒为主即汉文帝。文帝博采君臣建议救灾济民,精心治国使汉帝国又处处强盛。因为扫除诸吕正是在正 月十五,所以每到这一天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元宵观灯是中国民间喜闻乐见,贯通古今的风俗习惯。据
《东京梦华录》记载:"正月十五元宵,大内(宫廷)前绞缚山棚。游人集御街两廊下,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即元宵灯节盛况的真实写照。这一风俗的产生与古代的夜禁制度相联系。中国自周朝起就有了禁止百姓夜间通行和聚会的规定。这种禁严的陈规,与正月间欢乐的节日气氛很不相宜,也压抑和伤害了民众欢乐的心情。统治者为了缓和矛盾, 也为了自己的寻欢作乐用以粉饰太平,在节日期间对宵禁有所松弛。据《史记·乐书》记载,汉代于正月十五日晚,祭祀天帝的仪式可通宵达旦进行,此为弛禁放夜的开端,大约就是后世夜游观灯的开始吧,元宵张灯在南北朝已蔚然成风。公元550年的南北朝粱简文帝曾经写过一篇《列灯赋》,描述了元宵张灯的景象:有油灯、有漆灯、或燃香,或燃蜡,灯月交辉倒映水中。人们以观灯为乐,伴随着张灯看灯,元宵还有百戏杂陈的赛会。
  在唐代元宵及前后各一日,正式成为固定例假日,各官署都停止办公。这三个晚上暂免执行禁止夜行的法令,让都市民众尽情游乐,即使拥近宫城禁卫部队也不得干涉。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元宵之夜,大开宫门在宫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簇之如花树",又命宫女千数及长安少女少妇千余人"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见《朝野金载》)。从此历朝皇帝都在元宵御观灯以示与民同乐。宫廷寺观和贵族豪富的宅第都设山棚搭彩楼,不惜重资盛造灯笼以斗奇争胜,大街小巷成了灯的海洋光明若画。
  在宋代把放灯三夜增为放灯五夜,元宵游观更是盛况空前。当时有以五色玻璃,甚至白玉制成各种各样奇异的灯。灯 上绘有山水人物、花竹翎毛。更有奇者则是龙舟、鳌山、亭台楼阁之造型:还有的扎灯塔、灯山、灯球、灯牌坊等;闹市相望之处,常系一彩索悬灯于下,名曰过街灯。为了鼓励人民到御街观灯,更有趣的是朝廷还规定:凡来观灯者赐酒一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说,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把当时元宵灯市的热烈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
  明代朱元璋时,放灯时间又延至十夜之久。明清两代,灯市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举行的花灯会丰富多彩盛况空前。元宵张灯 别具一番风趣:上有皎沽月色,下有万盏明灯,天上人间交相辉映。再配有打秋千、耍龙灯、闹社火、放焰火、踩高跷、跑旱船等种种活动各地不尽相同。因为元宵张灯制灯,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按照传统习惯,元宵节那天家家户户还要吃一种叫"元宵"的食品。"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糖馅,象征着家人团圆和睦幸福。,这种"元宵"又叫"浮团子"和"汤圆"。
  元宵习俗 民间流传着一个元宵节之夜张灯的神话:传说人们远古时追打凶禽猛兽时,打死了玉帝的一只神鹅,玉帝传旨要在正月十五前后将人间的人畜财产化为灰烬,以解心头之恨。玉帝的丫环与人间凡人便想出了在正月 十五前后,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燃放火花、花炮的办法。玉帝见人间火光四起,响声震天,以为正中了下怀。
  放灯习俗始于汉代,南北朝时已蔚然成风,唐朝时极盛。宋代,元宵放灯付诸于法令。明太祖朱元璋还将放灯时间定为十天,正月初八晚张灯,十七日晚落灯。清代,头年秋天就收养蟋蟀,明灯时置于其中,考究的宫灯中发出唧唧鸣声,别出心裁。
  现在的元宵佳节花灯会更加盛大、壮观。各色花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变幻多姿的灯光下,还有踩高跷、小车会、舞狮子,民间、官方文艺团体还有义务演出,大献技艺,为灯会更添欢乐与情趣。
  吃元宵 元宵,旧时还称"元子"、"乳糖元子"、"糖元、"团子"。南方称"汤圆"、"水圆"。元宵作为农历正月十五的庆节食品,传说中最早始于春秋末期。据说,楚昭王复国泛舟江上,见江面上漂有一物,色白微黄,舟人捞起,献给昭王,剖而食之,瓤红甜美。昭王令人以山楂为馅仿制,以庆祝家国团圆,其时正值农历正月十五,流传至今,元宵象征家人团圆、和睦、幸福。
  猜灯谜 灯谜即写在彩灯上的谜语,又叫灯虎,比喻其艰难深奥,不易被人猜中,好似射虎那么难,故猜灯谜又叫"射灯虎",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字形式,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灯谜以谜语为基础,启发智慧,融会知识。谜语起源于春秋战国,是当时谋臣策士委婉劝谋之隐语,时称"瘦辞",六国时盛行猜谜语。宋代始有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缤纷的花灯之上,供人猜射。时至今日,各地的文化宫等,每当节日及其他活动,尤其是春节期间,都举行猜谜活动。它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寓教于乐,成为了一种健康的文娱活动项目。

元宵趣事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句家喻户晓的谚语,也来自元宵节庆。相传宋朝有个叫田登的州官,为避"官讳",不许百姓言"登"、"登""灯"谐音,"点灯"只能说成"点火",元宵节前他也告示说:"本州依例,元宵放火三日。"当地百姓于是称他为"放火州官"。更由于他平日里胡作非为,百姓便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来讽刺,以抒胸中之怨。
  长灯请退七盏灯 宋代福州州官蔡君漠,为粉饰太平,强令福州乡民在元宵节各燃灯七盏。有个叫陈烈的人,自做一个一丈多长的红灯,为上题诗曰:"富有一盏灯,太仓一粒粟;官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惟恨 笙歌无妙曲"蔡州官得知了这首诗,收回了各家燃灯七盏的陈命。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说的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叫做"春龙节"。二月二日正是在二十四个节气中的惊蛰前后,据说龙睡了一整个冬天,从惊蛰这一天起,开始更醒,要怒吼要甩尾巴了,所以天上有了雷鸣。
  龙到底是什么样子?据考古学家研究结果,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过龙这样的动物。在民间神话和传说中,龙被描绘成一种活灵活现的神异动物:它是蛇身鹿角鹰爪马脸浑身闪着金光,两须宛如飘带。有关龙的形象早就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那时每一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即用一种动物图像,如牛、马、虎、鹿、蛇等,作为本民族的标志。夏氏族的图腾是蛇,商氏族的图腾是鸟……由于各氏族公社间经常发生冲突和互相兼并,代表氏族标志的图腾不断发生变化。"蛇"氏族并吞了"鹰"氏族,蛇身图腾多了一副鹰爪,后来又吞并了"鹿氏族,图腾上又添上了鹿角……久而久之一种奇形怪状的"龙"便应运而生了。
  龙的形状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也曾几经演变,但人们传说中的龙,大体分为腾,云驾雾的天龙和蛰伏凡世的蟠龙两大类。最早记载天龙的《封神书》上说: "四千多年前,黄帝在荆山下(今河南省阌乡县南),铸大鼎,鼎成,遂骑龙升天。"以后逐代相传,及至唐宋则建龙王朝,以祈龙王保佑风调雨顺,这种求龙王的习俗一直延续下来。蟠龙说的是禹。大禹治水深得民心,被认为是龙的后裔。从此龙就成了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自诩是"真龙""天子"。一直到了清代国旗上,还绣上龙作为标志,龙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的代表。
  春龙节各地有很多不同的风俗习惯。陕西等地妇女这一天不做针线活,怕针刺伤龙的眼睛,遭到龙的报复对自己不利。还有用灰或糖在地上画成龙蛇的样子,叫做:引钱龙"或"围龙",从井台引到屋门口,再由屋门口引到瓮里,意思是把龙引进屋内可以发财致富。山东江苏等地在这一天则用草木灰画 成大小不等,一层套一层的圆圈,名叫"仓圈",预兆农业丰收。有的还在"仓圈"。旁边用灰堆成梯子模样,表示收获丰盈粮食堆成了山。
   二月二日正是初春,各种害虫也开始萌动,为避免害人,有的地方在这一天用糖爆炒黄豆,有的地方把元宵节余留下来的面捏成灯盏形状的面食煮来吃,据说吃了这些东西可以避五毒。江苏有些地方在这一年吃前年留下来的隔年糕,俗称"撑腰糕"。说吃了"撑腰糕"不会腰疼,可以胜任终年的劳作。有一首诗还专门道及此事:"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助啖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岁筋骨劳"。有的地方这一天要吃春饼又称为龙鳞饼;有的人家造面条称作龙须面。湖南有些地方这天忌鸟雀;人们用一种粘粑黏在树枝上插在田中,说司以黏住鸟雀使其不致为害。福建等地这天为"踏青节",人们结伴出游郊外踏青。这些民间的说法和习俗往往带有迷信色彩缺乏科学根据。随着文化科学的普及逐渐为人们所清楚认识。

  清明节 又叫踏青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这里作为节日的"清明"与二十四节气之中的节气不同,节气标志时序,此节日已含着某种风俗习惯。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清明柳节祭先
"清明"有两种含意:一是指节气,一是指节日。地球续太阳公转的圆周是360度,把每运转重5度定为一个节气,一年内便有了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具体位置。节气之一的清明,正好在重5度~300度的区间;反映在么历上,则包括四月五日(或四日)至二十日(或十九日)之间。每一个节气开始的位置叫"交节日"。清明的交节日是四月五日(或四日),它后来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
  清明节由来已久。出土于战国墓葬的《周书·时训》就有清明节的记载,由此可见自战国以来的两千四百多年间,在民间逐步形成了风俗独特的清明节。每逢清明春暖花开,杨柳抽芽万物生长,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面对锦绣山河增人游兴。清明也是人们踏青郊游的好时光,包括平素难得出门的妇女,亦偕众出游。据《武林旧事》记载: "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
  在民间有清明插聊之俗。 《风土记》上还称清明为"柳节"。踏青归来的人们折枝柳条,编成柳圈戴在头上。尤其是妇女,用柳条编成精巧的圈儿插在鬓上表示青春常在。民间有"清明不插杉,红颜成皓首"的谚语。有一首诗描述得更为详 细--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毗邻诸姊妹.一株斜插绿云翘。《唐书》上也有这样的记载:唐中宗在清明节赐君臣以柳条,编织柳圈,以避虫疫。广东一带,人们还在这一天把井淘干净,再在井旁插柳以避瘟镇邪。现在的清明节人们还到荒山野岭植树造林绿化山川,或在宅旁庭院栽杨植柳美化环境。
  古时有"寒食上墓"的习俗,因寒食节与清明节相接,后来就传为清明扫墓。旧时扫墓十分流行--是日倾城上冢,九门城外自晨至暮,处处飞灰;野店荒村酒食一击。现在扫墓主要是表示不忘先烈,怀念祖宗的深情。清明时节还盛行各种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如秋千、蹴鞠、斗鸡、走狗、放风筝等。唐代诗人韦庄有诗曰:满街杨柳绿烟,画出清明二月天,秋千好是隔廉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描写了荡秋千的景象。蹴鞠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起源于战国,唐宋时候还很盛行,可惜今已失传。
   关于放风筝的由来还得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那时有个叫公输班的人曾造木鸢放到高空,以窥探宋国的中都城,作为一种高空的侦察工具。后来的人以纸代木叫做"纸鸢"。相传纸鸢的发明者是西汉的军事家韩信,他利用纸鸢作军事测量,因此中国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用于民间娱乐,而是作为一种军事用品,出现于古代战场上。据说到了五代时候,有个叫李邺的人,在纸鸢上安上竹筒或丝鞭,使其不但可以乘风直上,而且能在空中飘荡,风吹人竹筒发出筝鸣之声,人们又把纸鸢称为风筝一直沿用至今。
   风筝作为一种民间的娱乐用品不断得到发展。形制上有了千姿百态的变化。每年清明前后风和日丽,人们三五成群去放风筝。湛蓝的天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争奇斗艳,有神话故事中的天神、戏曲中的人物、美,丽的蝴蝶展翅飞舞、喜人的金鱼摆尾游动,此外还有蜻蜓、云雀、蝙蝠、雄鹰、青蛙、蜈蚣等等满天飞舞令人眼花缭乱。随着风筝制作工艺的日臻成熟,涌现了不少技术高超的以制作风筝为业的艺人,成为中国独具一格的传统工艺美术品,享有很高的世界声誉。

上一页12下一页
设计开发:时代贝尔信息科技
鄂ICP备11001189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武汉市上生企业策划咨询有限公司